首页 > 新闻 > 商业人文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整体素雅的中国古代妆容,配方80%来自医学典籍

第一财经 2021-08-28 09:29:10

作者:彭晓玲    责编:李刚

为什么每个时代、朝代的妆容都不一样?背后其实都有深层次的思想原因、经济背景或政治因素。

《中国妆容之美》是李芽和陈诗宇合写的一本书,不仅呈现了从周代到清代的中国妆容全貌,也勾勒了背后的社会思想风貌和审美变迁。李芽认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妆容是否发达与女性地位有关,尤其是盛唐的妆容审美,跟杨贵妃的个人喜好有关系,按照现在的话说她就是“网红”,非常会“带货”。

中国古代化妆品配方80%都来自古代医学典籍,也就是说,化妆品和中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一财经:从妆容视角切入中国历史研究,是否会有一些新的发现?

李芽:妆容是历史研究中一个具象的领域,20多年研究下来我发现,不管是时代背景还是文化思潮,对妆容的影响其实都是在整个大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只不过微观的东西不一样,需要学者去契合、匹配,再把微观方面的研究做得更细致,过去没考证梳理的一些东西考证梳理清楚。研究中我也越来越发现,妆容变化和历史变迁在产生密切共振,古人为什么要这么化妆?为什么化成这样?为什么每个时代、朝代的妆容都不一样?背后其实都有深层次的思想原因、经济背景或政治因素。

第一财经:中国几千年来妆容一直都在变,你认为主流的妆容是什么?

李芽:主流还是整体素雅。汉代是中国妆容审美成型时期,受儒家、道家影响不追求过多修饰。汉代出土的陶俑有很多彩妆遗存,总体而言都比较干净、简约、素朴。这与西汉初年追求休养生息的黄老之学盛行,不主张外在修饰有关,认为“天地有大美”。后来儒家成为主流,虽然会追求装饰,但也强调要和修身养性结合起来。包括当时法家也认为“文者质地不美”,“文”和“质”是矛盾的,特别讲究务实。

魏晋和唐朝的妆容比较例外,特别绚丽,是因为当时的文化中融合了大量胡文化,整个社会审美比较多元。

另外,古人喜欢素雅的妆容,也和文化背景有关。我也在研究古代妆容配方,发现这些配方80%都来自古代医学典籍,也就是说,古代化妆品和中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医讲究固本培元,认为只有把内在机理调节好了,肌肤自然会散发出健康的光泽和神采,呈现一种健康美。在这种思想之下,古人认为化妆只是一个附加的修饰,不需要浓妆艳抹,因为浓妆艳抹就好像给脸戴上面具,反而是舍本逐末。

第一财经:古代妆容和服饰关联度大吗?

李芽:古代妆容和服饰是完全不一样的,服装的繁复和华丽程度跟人物身份直接相关,但妆容不是,更多是跟人物的职业和处境相关。从秦朝开始,中国古代社会等级制度一直都比较完善,服饰被载入史书的“舆服志”,而且有非常明确的官方标准。但妆容从来没被载入过“舆服志”,因此妆容和人物身份之间没有直接关系。看古代留下的历史资料就知道,总体而言皇后或者世家贵族女性服装和首饰会非常华贵,但妆容并不一定那么花哨。越是“以色侍人”的歌姬、嫔妃等人,妆容越复杂。

第一财经:现在“网红”脸很盛行,有段时间流行韩式平眉或者欧式双眼皮,很多漂亮的人看起来都差不多。你觉得这些是美的趋势吗?

李芽:现在很多人受到流行文化影响,包括我过去也是,认为欧式审美轮廓分明、跌宕起伏,会觉得自己眼睛是不是小了点,五官是不是平了点?后来当我研究清楚整个中国妆容文化的脉络之后,越来越文化自信。

文化最有意义的地方在于和别人不一样,要找到自己的特点。古代中国人的审美和西方在观念上有很大差别。比如西方人非常注重化眼妆,但中国人重眉妆而不是眼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是黄色人种,早期眼睑比较厚,单眼皮居多,靠化妆把眼睛画大确实比较难。于是就更关注眼神流露,认为眼睛是心灵的表现,而不太注重外在形状。所以古诗里形容美人的眼睛都不是说有多大,而是强调眼神的内容,眼睛的自然,诸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似喜非喜含情目”等。对古代中国审美有清楚了解后,我对自己的形象变得更加自信,也更能理解到中国人的审美点是什么。

第一财经:如今很多女性陷入“容貌焦虑”,由此也带动了医美行业的火热。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李芽:这和整个社会有种把女性物化的潮流有关系,有些女性受到影响,对外表关注超过了对内在的关注,这种现象早晚会变化。尤其是现在随着女性自我认知、经济和社会地位提高,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以往宣扬的那种“白幼瘦”的审美是多么不健康和畸形。中国古代历史上,妆容是否发达与女性地位有关,尤其是盛唐的妆容审美,跟杨贵妃的个人喜好有关系,按照现在的话说她就是“网红”,非常会“带货”。

最近5年中国化妆品销售都非常好,背后就有一种女性力量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女性除了“为悦己者容”,同时也“取悦自己”,女性都意识到得先让自己舒服,别人才能感觉到跟你在一起舒服。

《中国妆容之美》

李芽、陈诗宇 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浦睿文化 2021年7月版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