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A股风格再平衡,债市多头情绪不改

Beta财富管理 2021-09-07 18:33:18

作者:Beta财富管理    责编:一财号

A股风格再平衡,顺周期有望再度起航

大类资产配置建议

大类资产配置建议分为减配、相对谨慎、中性、相对乐观、增配五个等级。

 

市场回顾与展望

国内股市A股市场回顾

上周(8.30-9.3)各指数涨跌不一,总体大盘价值好于成长风格,主要是因为前期热门板块估值较高,在增量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热门赛道上涨动力不足。沪指周涨1.69%,收于3581.73;深圳成指周跌1.78%,收于14179.86;创业板周跌4.76%,收于3102.14。

陆港通交易方面,北向资金上周大幅净流入279.27亿元,已连续10日实现资金净流入。行业流向方面,加仓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电子、食品饮料、有色金属,净流入均在10亿元以上,净流出量最大的行业是非银金融、钢铁、汽车。

上周申万一级行业上涨/下跌数为17/11,行业涨幅前五名:采掘(7.5%)、公用事业(6.9%)、建筑装饰(6.6%)、钢铁(5.6%)、房地产(5.1%);行业涨幅后五名:电子(-4.8%)、有色金属(-3.7%)、综合(-3.5%)、国防军工(-3.3%)、汽车(-2.7%)。风格方面成长风格有所回调,上周下跌2.77%,消费、周期、金融风格分别上涨3.86%、1.55%和0.42%。

图1:上周指数涨跌情况

资料来源:IFIND

图2:上周申万行业涨跌情况

资料来源:IFIND

A股风格再平衡,顺周期有望再度起航

由于前期热门赛道已经较为拥挤,例如光伏、锂电池等板块已经处于历史高估值区间。在A股增量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继续上涨的动力已经逐渐弱化,但两市成交量持续维持在万亿以上,这就意味着投资者交易热情依旧火热,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卖出高估值来置换投资标的。8月以来价值风格持续跑赢成长风格,传统周期、金融板块开始反弹,体现出A股正在经历风格再平衡的过程,而这轮风格切换的主线逻辑是“宽信用”+“宽财政”带来的宏观经济复苏预期。在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时,资金便开始追捧景气度较高的板块,导致成长和价值估值分化过大。但与此同时,传统周期类板块的盈利却在不断修复,因此在经济复苏逻辑渐起的过程中,资金便开始逐渐切换到此类板块。

由于局部疫情反复,8月制造业PMI再次低于预期,国内稳增长压力有所增加,年内指数震荡局势观点维持不变。随着社融信贷的触底反弹,实体经济负债端扩张,预计后续顺周期板块表现将优于赛道股和消费股,低估值板块表现优于高估值板块。行业方面,推荐顺周期的建筑、煤炭、有色以及估值较低的金融板块。从中长期来看,科技长牛依旧是主线,可以在热度散去之后逢低布局高端制造、新能源产业链等行业。

国内债市

基本面疲软叠加流动性宽松,债市依旧强劲

8月30-9月3日,央行累计开展1300亿元逆回购操作,实现净回笼400亿元。从资金面来看,由于央行在月末加大了公开市场操作力度,跨越资金相对平稳。DR007周五收于2.05%,交易所隔夜回购利率GC001收于2.15%,均在政策利率下方运行。债市表现上,由于PMI再度弱于预期,叠加跨越资金平稳,多头依旧底气十足,推动各期限国债利率全面下行。1Y国债收益率下行1.1bp至2.31%,10Y国债收益率下行3.7bp至2.83%,10Y-1Y利差收窄2.6bp至52bp,超长短利率下行幅度较大,利率曲线平坦化。1Y国开上行3.2bp至2.38%,10Y国开下行3.7bp至3.17%。

宽信用预期或导致债市短期调整

8月PMI预示着当前基本面的确不容乐观,往后看,地产融资受限、隐性债务监管依旧没有放松,宽信用预期到实际起效之间仍有着不小的距离。同时,央行加大跨月资金的投放力度以及国常会提到“今年再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要做好跨周期调节。意味着央行坚持稳字当头的货币政策,流动性宽松有望延续下去,因此近期机构也不会逆势而为,利率有望持续在低位运行。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点位的绝对值处于低位,对配置盘来说性价比已经不高,如果要向下突破2.8%的点位需要更多增量利好信息,例如经济下行超预期,央行显著增加流动性投放力度等。但短期来看,经济失速下行的概率不大,反而是财政发力,地方债供给冲击以及美国退出QE等因素近在眼前。因此在近期交易资金不建议太过激进,利率趋势性下行的动力不足,从性价比上来看,3Y和5Y的性价比更高。配置盘建议随着利率回调逐步介入,年内回升至3.0%以上的概率不高。

图3:国债收益率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IFIND

图4:国开债收益率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IFIND

海外市场

港股:港股迎来反弹

上周港股触底反弹,恒生指数上涨1.94%,收于25901.99,恒生科技指数上涨6.43%,收于6728.84。顺周期类和公用事业、消费等防御板块表现出色。中信香港29个一级行业多数上涨,仅有4个行业下跌。涨幅前五名为建筑、建材、煤炭、传媒和餐饮旅游,跌幅前五名分别为农林牧渔、非银金融、化工、汽车和轻工制造。资金流向方面,南下资金经历连续三周净流出,上周净流出98.07亿元。

当前港股的反弹主要是受益于国内外流动性的宽松预期,首先国内央行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确定性较强。美联储在Jackson Hole会议上依旧没有具体谈论Taper时点,再加上8月非农数据远不及预期,短期内收紧流动性的概率也不大。近期市场的主要担忧点还是监管因素,上周针对未成年人网游时长限制的政策落地,前期反垄断、信息安全等政策影响给市场情绪带来的阴影仍在。但总体来说,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地,市场后续不确定性也有所减弱,情绪面也在逐渐消化政策带来的影响。从估值角度上来看,部分科技龙头前期回调较大,当前估值性价比已经具备投资价值。虽然港股市场目前受政策影响波动较大,短期内仍具有不确定性,但中长期来看,港股已经进入底部区域,符合中国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的板块蕴含着较好的投资机会,建议投资者逢低布局。从行业选择上,新能源、电动汽车、医疗保健等板块具有长期发展空间,同时前期回调较大的科技龙头企业也可以考虑参与。

美股:非农就业不及预期,美股高位震荡

上周美国非农就业不及预期,但市场反而认为该消息会使美联储更长时间的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美股整体高位震荡后随即向上突破,标普500上涨0.58%收于4535.43,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0.24%收于35369.09,纳斯达克上涨1.55%收于15363.52。

9月3日晚,美国劳工部公布8月非农就业数据,受疫情扰动,8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23.5万人,大幅不及市场预期的73.3万人,创2021年1月以来最小增幅。该数据发布之后,基本打消了市场对于美联储9月会议宣布Taper的预期,大概率要待年底才会宣布。

前期的周报里我们也提示过,近期美股有波动的风险,主要就是因为当前美股估值较高,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会使得权益资产有重新定价的风险。尤其是以FAANMG为首的六大巨头,当前已经有些像今年一季度的A股,抱团情况非常严重,虽然这些公司有强劲的业绩支撑,但估值太贵有时才是原罪,当货币政策开始收紧时,高估值科技股将会首当其冲受到冲击。而对于市场来说,Taper之前这段时间的预期和政策导向比真正开始政策实施的时候影响力更大,美联储将如何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将是未来市场的主旨。而美元指数已经连续两周回落,预计近期美股受到风险偏好回落的影响波动加剧。行业选择上,可以关注受利率上行影响较小的公用事业、房地产和必选消费等防御型板块,以及估值相对合理的二线成长股龙头。

图5:海外主要市场表现

资料来源:IFIND

图6:海外市场走势

资料来源:IFIND

商品市场

美元弱势带动商品走强

疫情扰动叠加美国非农数据不及预期,美元走弱带动大宗商品全线走强。南华商品指数涨幅上,能化指数(3.09%)>工业品指数(1.91%)>贵金属指数(0.42%)>金属指数(0.39%)>农产品指数(-0.01%)。

上周原油价格继续回暖,布伦特原油收于72.48美元/桶,单周上涨1.09%。在九月初的会议上,OPEC+一致决定按照原有协议增产,即到年底前每月增加40万桶供给,让市场的暂停增产预期落空。近期美湾地区原油库存的减弱并非是需求的拉动,主要受到飓风艾达的冲击。未来产量逐渐增加而需求下滑将对原油价格构成利空,预计后续原油价格将震荡回调。

其余工业商品表现也大多呈现上涨趋势。SHFE铜上涨0.32%,收于69090元/吨。SHFE螺纹钢收于5408元/吨,上涨5.05%,焦煤收于2615元/吨,上涨4.94%。而铁矿石下跌5.24%,收于786元/吨;虽然粗钢压减政策压制焦炭需求,考虑到焦炭供给端的紧张,后续焦煤依旧有一定上涨空间。

图7:国内商品价格走势

资料来源:IFIND

图8:贵金属走势

资料来源:IFIND

金价震荡将成为常态

上周金价窄幅震荡,受非农数据较弱的影响,周五涨幅较大。COMEX黄金收于1829.9美元/盎司,周上涨0.57%,连续四周上涨。前期黄金价格的走势显著受到美联储讨论退出QE的抑制,但站在当下时点,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条件仍未达到。流动性有望维持宽松叠加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从而使得美债实际利率低位运行,从而给予黄金价格一定的支撑。但总体来看,美联储最晚年底就将宣布Taper,黄金价格或在四季度迎来高点,并随着美联储宣布Taper而进行回调,后续黄金价格震荡将成为常态。

03

市场流动性跟踪

权益市场

图9:北上资金净流入

资料来源:IFIND

图10:两融情况

资料来源:IFIND

图11:两市成交量

资料来源:IFIND

图12:北上资金行业流向

资料来源:IFIND

债券市场

图13:期限利差

资料来源:IFIND

图14:国开-国债利差

资料来源:IFIND

资金面

图15:资金利率平稳

资料来源:IFIND

图16:隔夜成交量有所上升

资料来源:IFIND

04

市场风格与估值跟踪

市场风格

图17:A股市场风格变化

资料来源:IFIND

市场估值(2010年1月起)

图18:A股指数市盈率(TTM)

资料来源:IFIND

图19:申万一级行业市盈率(TTM)

资料来源:IFIND

图20:海外主要指数市盈率(TTM)

资料来源:IFIND

图21:申万一级行业PB-ROE

资料来源:IFIND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