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出道”即主推量化,贝莱德理财公司缘何不走寻常路?

第一财经 2021-09-06 17:17:36 听新闻

作者:周艾琳    责编:林洁琛

首款产品就推出风险级别高达R5的量化股票产品,起投门槛也高至10万元。

近期,全球资管规模最大的资管机构贝莱德(BlackRock)在华两大主体相继发行了产品。公募基金一方发行了中规中矩的混合偏股产品。但意外的是,合资理财公司贝莱德建信理财首款产品就推出了风险级别高达“R5”的量化股票产品,起投门槛也高至10万元。

相比之下,目前中资银行系理财子公司推出的产品普遍瞄准低风险偏好理财客户,以现金管理类产品、“固收+”产品为主,风险级别普遍在R2、R3,封闭期在1天到1年不等,起投门槛下调至1000元甚至1元。贝莱德建信理财显然瞄准了相对高净值人群。

缘何贝莱德不走寻常路?今年大火的量化产品真的能叫好又叫座吗?

对此,贝莱德建信理财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祝国桥日前接受了第一财经记者的专访。他表示,首款产品主打系统化主动股票投资策略,主要还是为了满足渠道的需求,不同于其他理财子公司,该产品并非针对银行个金渠道,而是为了响应建设银行私人银行客户的配置需求。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过去两年,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大多陷入“满屏皆是固收+”的同质化局面,“+”的权益部分由于并非银行基因,带来的收益增厚效果可能有限,甚至存在“固收-”的风险。然而,量化策略今年突然走红,且更被高净值人士认可。二季度以来,中小盘股的亮眼表现使得量化选股发挥了优势,中证500、中证1000的指数增强策略,斩获了远高于多数基本面多头策略的超额收益。指数增强策略并不是被动跟踪某个指数波动,而是采用量化增强模型,利用多因子alpha模型预测股票超额回报。

一家第三方机构的监测数据显示,368只成立满6个月的指数增强策略私募产品(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的平均收益率为10.84%。其中,上半年实现正收益的有346只,占比94.02%;28只产品上半年收益率超过20%。

面对激烈的本土市场竞争,国际机构也开始“扬长避短”。一是牢牢把握本地渠道,二是发挥自己的优势。相比基本面选股策略,贝莱德和多数外资机构在本就发家于海外的量化策略上更具优势。目前,贝莱德全球系统化主动投资团队在全球拥有超过80人,其中国本土团队也在逐步扩容。

祝国桥对记者称,贝莱德将自己的量化策略称为“系统化主动股票投资策略”。“很多人把这个理解为量化或指数增强,但其实还是有所区别,关键在于投资的过程非常科学系统化。”他称,“我们会采集很多股票或公司的现金流历史数据,与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历史数据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在不同市场、不同环境、不同区域中去做严谨、科学的论证。一旦验证以后就会发出信号,信号分为三大类:基本面、现金流、情绪。投资人的情绪规律对股票价格是有影响的。”

他提及,在信号生成后,就会开始分析全市场所有可及的数据,包括从文字公告、图片等转化的数据。在这个过程之后,投资组合构建和随后的风险管理也是系统化的。在整个投资流程中,会以上述信号对每一个股票进行打分排序,在综合排序后,再根据市场上不同股票的交易成本、风险预期来进行投资决策。

据记者了解,贝莱德的量化产品以沪深300指数为追踪基准,也有市场人士将其简单理解为沪深300指数增强。因此,有一种观点提出,为何不选择表现更好的中证500?由于今年价值蓝筹股不断下挫,新能源、光伏等景气板块大涨,中小盘股延续强势,这也表现为中证500、中证1000持续跑赢沪深300,且盈利增速也超过沪深300。

但祝国桥对记者表示,虽然贝莱德的产品以沪深300为基准,但实则是全市场选股,不会因市场变化而切换基准或策略。“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中证500、中证1000的确超越了沪深300,但我其实担心的是,很多投资人看到这种超越后,原本可能侧重沪深300,但现在转到中证500、中证1000,这是不提倡的做法。因为从长期的角度看,上述三种指数都有比较好的回报。二者之间的差别就是,沪深300是市值比较大的公司的代表,它的波动率比中证500小一些。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各不相同,但是长期坚持一个策略,可能比经常切换会好很多。”

对于今后的战略布局,祝国桥称,不排除会发行外资机构更擅长的多资产策略产品,该策略在中国仍处于比较初期的阶段。他认为,“固收+”某种意义上也是多资产策略,但目前市场的“固收+”更多是从固收的角度出发,而多资产策略本应该是从市场全局出发,对各类资产都有良好的认识。

当被问及贝莱德建信理财会否和其他理财机构一样,对产品采取不断滚动发行的模式,他称:“其实从第一个产品就是‘系统化主动股票投资策略产品’上就不难发现,我们不一定会走一般理财公司的路线。” (实习生刘怡鹤对本文亦有贡献)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