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今天举行新闻通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近日已由六部门印发,明确了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思路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措施。
面向“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农业绿色发展“五个明显”的定性目标,即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产地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农业生态系统明显改善、绿色产品供给明显增加、减排固碳能力明显增强。
《规划》还明确了4方面11项定量指标。
在保资源方面,提出到2025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达到4.58,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7。
在优环境方面,提出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3%,秸秆、粪污、农膜利用率分别达到86%以上、80%和85%。
在促生态方面,提出新增退化农田治理面积1400万亩,新增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面积1亿亩。
在增供给方面,提出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数量达到6万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8%。
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表示,这些指标基本覆盖了农业绿色发展的重点领域,能够较好地反映各地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数据可获取、指标可衡量、结果可考核。综合考虑了“十四五”时期政策环境、市场空间、科技创新、主体培育等有利条件,相信通过努力,这些指标是能够如期实现的。
“十四五”规划的102项重大工程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重大成效,预计年底前能全部完成规划目标
我国5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过35万亿,相当于广东、江苏、山东也就是排名前3的经济大省2024年的总量。
截至2025年5月,中证长三角绿色产业50指数样本企业中有24家企业的中证ESG评级在A级及以上,占比达48%。
展望下一个五年,它既是新能源全面进入电力市场化的开局,也承载了人们对于新能源超越火电装机规模后持续飞跃的期待。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相关法律制度建设是保障“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