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福建省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以下为主要内容:
福建累计报告本土阳性感染者139例,其中确诊病例120例
会上通报,9月10日至9月14日8时,福建省累计报告本土阳性感染者139例,其中确诊病例120例(莆田市75例、泉州市12例、厦门市33例),无症状感染者19例(均在莆田市)。
全省共有4个中风险地区,2个高风险地区
根据流调结果,截至9月13日24时,莆田、泉州、厦门三地共划定4个中风险地区,2个高风险地区。交通部门按照相关要求加强中高风险地区的交通管制。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原则上非必要不出行。
中高风险区的学校暂停线下教学,调整为线上教学;暂时关闭与顾客近距离接触的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暂停聚餐、集会、广场舞等聚集性活动;坚持红事缓办、白事简办、宴会不办。
莆田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75例,无症状感染者19例
据通报,9月10日至9月14日8时,莆田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75例,无症状感染者19例。截至9月13日24时,累计排查出密切接触者1770人,次密切接触者1866人,并按规定隔离到位。核酸采样874586人份样本,已基本完成检测。
厦门累计排查追踪密切接触者405人
9月12日厦门市报告首例莆田输入病例吴某某。同日,厦门市第一医院在例行核酸检测中发现外包服务人员蔡某某检测结果为阳性,经诊断为确诊病例。
截至9月14日8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3例(普通型21人,轻型12人),均在定点医院隔离诊治,病情稳定。
截至9月13日24时,厦门市共排查追踪密切接触者405人,次密接者345人。
泉州市累计追踪密接248人
9月11日至9月14日8时,泉州市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12例。截至9月14日8时,全市累计追踪这12个确诊病例的密接248人、次密接1004人,“应隔尽隔”,全部落实集中隔离和健康管理措施。基于流调轨迹、病例分布、枫亭镇地域相邻等综合因素,逐步扩大核酸检测范围,截至9月13日24时,泉港区312103人已全部完成采样。同时,其他县(市、区)也扩大核酸检测的范围,惠安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厦门发生工厂聚集性疫情,该工厂报告确诊病例32例
据通报,福建厦门首例患者,吴某某,在厦门同安区某工艺品公司从事车间管理工作。9月12日,同安区通过对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等中高风险地区来厦人员的筛查中发现这个病例。经过流调核查:该名患者是莆田市报告一例确诊病例的家人,属于其密切接触者。截至今天早上8点,累计报告同安区这家工艺品工厂聚集性疫情确诊病例32例。
该病例在9月4、5日与莆田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史,于9月6日乘坐动车返回厦门。经专家研判,从9月6日到12日检出核酸阳性期间,吴某某接触的车间作业及管理人员较多。工厂的作业场所是一个较为密闭的空间,且从事作业人员未做好个人防护,加上德尔塔变异株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染代际短的特点,因此,这一传播链条造成了多人感染的聚集性疫情。
《方案》称,推广“房票安置”“共有产权”购房、住房“以旧换新”等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推出“购房补贴”“购房消费券”。
围绕服务成长期科技型企业,加强辅导培育,对接资本市场。围绕服务成熟期科技型企业,运用资本工具,提升发展质量。
海南、广东、福建、江苏、山东、四川等多地已开展供需对接活动。
目前有21个省份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在2100元及以上,有8个省份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或超过2300元。
从区域分布来看,几所新建或筹建中的新型民办大学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浙闽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