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面临着成本高、融资难等诸多问题,对此,多方表示迫切需要发挥政策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作用。
在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投集团”)、中国投资协会国有投资公司专业委员会15日联合举办的“负责任投资——国有投资公司面向3060共同行动论坛”上,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傅小锋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急需科技支撑引领。
他介绍,目前已有130多个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但仍缺乏实现碳中和的技术条件。国际能源署预测,实现碳中和目标,所需的绿色低碳技术半数以上仍处于研发示范或是延迟开发阶段。
傅小锋说,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中后期,经济发展和碳排放有一定的强耦合关系,且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短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傅小锋说,目前大部分碳中和技术不成熟,导致融资动力不足,制约了新技术产业生态构建,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企业实施碳中和具体行动的积极性。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离不开更广泛的社会资本投资和金融支持,迫切需要发挥政策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作用。
他透露,科技部已成立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将编制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的行动方案,作为国家“1+N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推进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推广示范、激励建设、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
同时瞄准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战略需求和技术突破方向,制定科技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作为对未来40年碳中和技术发展路径的研判,引导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发展。
傅小锋说,另一项重点工作是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攻关,科技部已明确储能与智能电网等十个与碳达峰、碳中和强相关的重点专项,以及绿色生物制造等16个弱相关重点专项,并增设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专项,系统部署并开展碳中和共性支撑技术,以及零碳、低碳工业流程再造工艺技术研发。推动面向碳中和的前沿颠覆技术、关键研究和示范。
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也表示,目前,前沿低碳技术的攻坚显得非常重要,除了技术外,还存在政策标准的问题,这也是政府部门下一步需要重点攻克的。
论坛上,国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白涛表示,碳达峰、碳中和将带来一场由科技革命引起的经济、社会、环境的重大变革,涉及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其意义不亚于三次工业革命。从现在起到2060年,我国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都将发生巨大变化,将催生一系列新技术、新能源、新产业、新交通、新建筑。
白涛透露,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应用,国投集团正寻找光伏、风电、储能、氢能、生物质发电等项目的投资机会,将加大投资力度,加快煤电、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高能耗行业的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设备研发推广,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提高减排降碳成效。通过前端清洁能源替代、中端节能降碳、末端碳循环利用,建立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的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模式。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今年上半年新增装机又超过5000万千瓦,5月份进一步突破了10亿千瓦,预计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达到18%左右。另外,今年以来,还核准开工了6台核电机组。
各国专家围绕终端产品能效、区域能源系统、碳汇、碳中和、碳足迹、气候金融、环境社会治理(ESG)评价等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标准,分享各自标准化工作经验。
第一财经陆家嘴邀请了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能源与低碳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岳庆松就相关“双碳”知识,国内现阶段“双碳”行业形势以及各企业在达成碳中和、获取碳足迹中等方面进行了专访。
第一财经
APP
第一财经
日报微博
第一财经
微信服务号
第一财经
微信订阅号
第一财经
VIP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