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8月底,上海市虹口区内金融企业达1895家,涵盖了除信托以外的各类业态,资产管理规模近7万亿,其中公募基金17家,占全国公募基金总数的1/8,资管机构已成为虹口金融产业的“压舱石”。今年上半年,区金融业全口径税收同比增幅64%,税收贡献居全区各产业之首,成为虹口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力军。记者从虹口区了解到,该区为推动北外滩开发建设,对标打造新时代都市发展新标杆、核心功能重要承载地、新发展理念实践区的目标要求,推动规划落实落地,近期制定了《北外滩七大专项行动》规划。其中打造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核心承载区专项行动,特别是将北外滩区域打造成为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成为《北外滩七大专项行动》的重点。
“十二五”以来,虹口主动融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大局,加大扶持培育以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为特色的金融产业,以北外滩金融集聚带为依托,着力打造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的重要承载区。经过十年耕耘,区域金融服务业形成了总量增长迅猛,结构分布合理,风险防范得当的产业发展特点,区内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已初具规模。随着美国世邦魏理仕、美国景顺集团、瑞士联合私人银行等国际知名资管机构的QFLP、QDLP试点企业,以及美国运通和美国绿光环球等外资机构先后入驻虹口,北外滩正越来越受到国际资本的青睐和关注。目前虹口正持续发力金融科技领域,上海金融科技园区和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相继在北外滩揭牌,汇集了浦银金融科技总部、京东科技上海运营中心、东亚期货和华兴证券等一批优质金融科技研发及应用示范企业,北外滩正加速成为集财富管理和金融科技双重功能为一体的核心承载区。
据了解,加快推进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是“后2020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虹口区结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制定了《关于加快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虹口基本建成资产管理领域市场集聚度高、生态体系较为完备的综合性、开放性资产管理中心,成为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核心承载区。集聚和培育资产管理机构,积极引入银行理财、保险资管、金融资产投资等机构及其专业子公司,支持证券、基金、信托、期货等机构及其专业子公司落户,吸引私人银行、家族信托、基金销售等资产管理机构。加强对优质资产管理机构的培育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基金管理等资产管理机构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同时进一步提升专业机构服务能力,强化资产管理机构合规经营。
为了加快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该区将大力引进一流资产管理人才,加强资产管理行业政策支持。同时,量身设计了包括投资奖励、房租补贴、人才奖励、产业发展等四个方面的政策服务体系。投资奖励方面,将针对持牌类金融机构或具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私募机构,根据实缴注册资本给予一定比例的一次性扶持奖励。房租补贴方面,将对实际租赁办公用房的优质资产管理类企业,根据其租赁费用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连续三年的房租补贴。人才奖励方面,将对符合总部型机构特征的资管机构、功能性机构中的高级管理人员,给予住房补贴与安家费补贴;对资管领域高端人才在签证办理、人才引进、就业许可、资格认证、居住证积分、人才公寓申请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对资管企业、功能性机构的各类中层管理人员和研发骨干人员,给予租房补贴。产业发展方面,支持各类具有一定影响力、优化本区金融领域、资管行业发展环境的会议或主题展览等活动落户虹口,根据会展级别,给予相应的会展补贴。
虹口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在现有上海对冲基金园区、上海金融科技园区的基础上,争取在北外滩地区再新增设立“上海资产管理园区”,进一步吸引各类资产管理企业在北外滩集聚。同时,支持资产管理行业自律组织建设,加强建设资产管理行业品牌,切实将北外滩地区打造成为全球财富管理高地。
本次主市集打造“看得到景,望得到水,喝得到咖啡,守得住记忆,能触摸未来”的模式,在2.3公里的滨水岸线、2.4万平方米的滨江空间,安排超350个展位。
上海港-洛杉矶港/长滩港绿色航运走廊的合作伙伴们正在紧密合作,加速全球最繁忙集装箱航线减排,引领航运绿色低碳转型。
一年来,在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建设、航运服务能级提升、航运中心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等方面,上海取得阶段性成效。
洲际转运中心将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航空枢纽能级,有效支持中国企业高效连接全球市场,助力进出口贸易增长。
备忘录明确了近阶段部市合作的五个方面重点: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提升上海航运服务业能级、推动航运业绿色智慧安全发展、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影响力、加强部市协同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