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上海北外滩国际客运中心码头一直热闹非凡,来自世界各地的豪华邮轮纷纷“造访”靠泊,北外滩已成为我国航运业的重要枢纽和对外展示窗口。
10月22日,航运业顶级思想盛宴在上海北外滩世界会客厅开幕——以“数字、智能、绿色,共建全球航运新生态”为主题的“2024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隆重举办。本届论坛由交通运输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为期三天。
今年已是该论坛举办的第四年,三年来,这一平台凝聚了全球航运界的智慧共识,推动开放、合作、创新,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加速器”。
作为国际航运界一年一度的盛会,“2024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期间,海运航空相关领域的国际组织代表、企业领军人物、知名专家学者等将围绕业界热点和前沿问题开展交流探讨,论坛还发布多项创新成果,充分展现一年来各方在推动航运事业进步中作出的积极努力和成效。
论坛开幕式上,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关于共建全球领先的国际航运中心合作备忘录》。合作备忘录围绕航运枢纽建设、航运服务业能级提升、航运业绿色智慧安全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影响力提升、加强部市协同组织保障等方面,明确双方共同支持事项,合力建设全球领先的国际航运中心。本轮备忘录充分贯彻习近平主席亲临上海考察时关于加快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指示精神,是部、市双方关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第四轮合作备忘录。
开幕式上,还有多项重大成果发布,包括中欧绿色航运合作上海港汉堡港共建绿色航运走廊,联邦快递在沪打造洲际转运中心,上海港与长滩港、卡拉奇港缔结友好港关系等十余项成果。
“国际海运主论坛”和“国际航空主论坛”于22日下午在世界会客厅举办,分别围绕“如何以航运业高质量发展应对不确定性”以及“数字起航,智绘蓝天——共塑民航新未来”两个主题,邀请航运业界及产业链上的各方专家和代表交流探讨、分享观点。
一年来,在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建设、航运服务能级提升、航运中心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等方面,上海取得阶段性成效。
海港方面,罗泾集装箱港区一期正式开港,建成1个10万吨级泊位和4个1万吨级泊位,设计年吞吐量达260万标准箱,是连接长江和海运的重要枢纽。
空港方面,2024年1至9月,上海两大机场航班起降量、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分别为60.2万架次、9343.3万人次、307.2万吨,全部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
今年1-9月,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910.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
在航运服务能级提升方面,上海在金融保险、司法仲裁等领域也有了不少新突破。
记者了解到,上海将以“2024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为契机,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线,以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为导向,打响上海高端航运服务品牌,加快建设新一代智慧绿色港口,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展国际合作,为全球航运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本次主市集打造“看得到景,望得到水,喝得到咖啡,守得住记忆,能触摸未来”的模式,在2.3公里的滨水岸线、2.4万平方米的滨江空间,安排超350个展位。
声明称,此举不利于全球航运业的公平竞争和正常的商业经营秩序,将对全球航运业的平稳健康发展造成冲击,危及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
交通运输领域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实践场景。
美国官员表示这是特朗普第二个任期开始后最重要的军事行动。
随着更多脱碳法案的相继出台,航运业的成本将大幅抬升,需要进行重大的技术和运营变革,重塑航运业的成本结构和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