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孙明春:气候变化风险不容忽视︱明言ESG

第一财经 2021-09-21 20:23:12 听新闻

作者:孙明春    责编:黄宾

如果地球变暖的确是人类活动所致,尽早实现“碳中和”就可能令人类避免重大的气候灾难,不采取行动则有可能令人类面临巨大创伤。

自去年9月中国政府承诺将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之后,举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已行动起来。但毋庸置疑,仍然有人(包括一些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对实现“碳中和”的意义缺乏深刻理解,也有人根本不明白为什么要实现“碳中和”,甚至有人认为“碳中和”背后的气候变化理论是个伪命题。

之所以要实现“碳中和”,其背后有严谨和长期的科学研究基础。简单来说,国际主流科学家的共识是,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过去半个世纪),人类大量使用化石能源与原材料,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在地球周围形成“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数据,与1880~1930年间的全球平均气温相比,2020年的平均气温已上升了1.3摄氏度;尤其是1970年之后,全球平均气温呈直线上升态势,达1.0摄氏度。

科学家预测,全球气温上升将带来海平面上升、居住地被淹没、罕见气候灾害频繁爆发、粮食减产、淡水资源供应不足、动植物灭绝、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等多方面影响,对人类社会的生存、繁荣与稳定带来严峻挑战。

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的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尽可能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如果按NASA公布的过去50年全球气温变化的曲线简单外推(大约每十年上升0.2摄氏度),在2070年前,上升2摄氏度的目标就会被突破。换句话说,如果全球各国不共同努力减少碳排放、不能尽早实现“碳中和”的话,《巴黎协定》的目标很可能是无法实现的。

地球的气候与环境是超级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即便在今天最先进的科技水平下,为这个“复杂性系统”寻找一个相对准确的灾难“临界点”(一旦超过这个“临界点”,气候变化会不断加速、不断增强,其波动性和跳跃性将大幅度增大),也是不可能的。这个“临界点”有可能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3~5摄氏度,这意味着《巴黎协定》确定了一个偏谨慎的目标,给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留出了更大的安全空间;但也许这个“临界点”上升1.2~1.5摄氏度,这意味着《巴黎协定》的目标也许只是基于现状的无奈选择和权宜之计,气候灾难的发生也许迫在眉睫或者已经启动。

最近几年,全球各地频繁出现异常气候灾害。美国加州、澳大利亚及希腊的大范围山火,欧洲、美国及中国的强风暴、强降雨及其引发的水灾,发生在东非的蝗灾,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的罕见高温天气,以及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罕见寒冷天气等,都在提醒每一位地球公民:气候变化风险是真实的,它就在我们身边,不容忽视。

就像去年以来在世界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一样,气候灾难的发生并不限于特定的国家、地区、民族、种族,也不因为一个人的财富、权力、地位、名声、年龄、性别而青睐或躲避。它有可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以任何方式突发而至,降临到任何一个人身上。我们每个人都真实地暴露在这一风险之下。

有人说,近两个世纪地球气温的上升并非人类活动造成,而是地球46亿年历史中的周期性变化,因此,“碳中和”背后的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化的理论是个伪命题,“碳中和”也无法改变这一趋势。的确,我们无法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今年8月发布的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科学家进一步确认了人类活动及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系统的影响,并指出人类的行动有可能决定未来的气候走向。

退一步讲,即便无法确定人类活动造成了气候变化,简单的决策分析也会告诉我们应尽早实现“碳中和”:假如气温上升是地球环境周期的必然趋势,气候灾难也许是无法避免的,人类的“碳中和”行动也许是徒劳的,做和不做的后果几乎一样;但如果地球变暖的确是人类活动所致,尽早实现“碳中和”就可能令人类避免重大的气候灾难,不采取行动则有可能令人类面临巨大创伤,甚至灭顶之灾。做与不做,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因此,努力降低碳排放、尽早实现“碳中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尽可能避免气候灾难,关系地球上每个人的安危与福祉,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之举。这不只是利他主义的付出与奉献,更是每位地球公民利己利人的责任与担当。

(作者系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智启绿能 行致中和——2025零碳峰会正式举行

本届大会由第一财经、长三角国际绿色发展联盟共同主办。

191 08-29 23:58

“2025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倡导活动”北京站活动举行,青少年携手点亮气候行动力

“2025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倡导活动”活动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中国气象学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天气网承办。北京站活动由中国天气网、北京市气象学会与第一财经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承办。通过一系列寓教于乐的环节,青少年们系统了解了气候变化的科学规律与现实挑战,并通过实践行动点亮了属于自己的“气候担当”,迈出了守护地球的第一步。

99 08-26 14:45

“2025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倡导活动”上海站活动举行,青少年参与者亲手实践“守护地球第一步”

“2025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倡导活动”活动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中国气象学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天气网承办。上海站的活动由上海市气象学会与第一财经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承办,近百名青少年和家长通过专家课堂与手工实践,深入理解气候变化,亲手制作气象主题冰箱贴,迈出成为“敢作气候担当”的第一步。

144 08-12 18:04

气候变化威胁能源安全,如何应对和评估

极端天气正对能源系统构成系统性威胁,包括风速减弱影响风电效率、高温干旱加剧供电紧张。

141 08-09 16:29

从电动重卡到石油达峰,从能源革命到重塑世界新秩序

张锐认为,当能源从“稀缺品”真正变成“充沛物”,全球能源政治也将随之从“忧心政治”转变为“信心政治”。

116 08-08 10:45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