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我们前三季度的经济情况究竟怎么样?

单仁行 2021-10-21 13:49:20

作者:单仁行    责编:一财号

我国前三季度的国民经济情况

大家都知道,虽然我们平常都聚焦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营销上,更注重解答我们很多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发展上遇到的问题。

有时候,很多读者还是会问我一些特别宏大的问题,比如说未来的发展趋势、国民经济问题。

诚然,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宏观环境和国家政策这两个基本点。

但是,我基本上都是告诉大家,关于宏观经济的判断一定要等官方发布的数据公布以后,才能得出结论的正确性。

这不,10月18号,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1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我们接下来会结合着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权威数据,大致上判断出经济的大环境和未来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23131亿,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比上半年两年平均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

分季度来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5.0%;二季度同比增长7.9%,两年平均增长5.5%;三季度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数也是如此。

为什么要用两年平均数?

因为2020年是一个不正常的情况,所以,按照正常的计算来说,用两年平均数更能看出经济增长的状态。

大家明显看到,整个增长速度是一个向下的情况。

分产业来看,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农业增加值51430亿,同比增长7.4%,两年平均增长4.8%。

第二产业工业增加值320940亿,同比增长10.6%,两年平均增长5.7%。

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450761亿,同比增长9.5%,两年平均增长4.9%。

可以直观看到,经济增速最快的还是第二产业,但今年第三季度比第一、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速有所回落,势头没有那么猛了。

在第三季度,我们面对的经济下行压力是越来越大的。

全球疫情持续扩散蔓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然在高位运行,各种原材料、能源价格都还处于上升通道当中,国内部分省份因为供需不匹配和能源“双控”政策限电停产,再加上受到了疫情、汛情的多重冲击,经济转型调整的压力在数字上已经显现出来了。

但是,我们从整体上来看,这个数字回落0.1个百分点仍然在一个合理区间,在可控之内。

这就像是一个经历了手术正在恢复的病人,一开始的治疗和恢复效果见效很快的,可能病痛的地方在减缓,越往后越不痛了,甚至没什么感觉,慢慢回到了正常的水平,这实际上是一个符合预期的稳定恢复态势。

从另一个方面说,我们的经济发展在顶着疫情的情况下,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确立了这些基本面,我们需要关注庞大数据下的这几个关键信息。

哪几个呢?

第一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

CPI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以及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支出的影响程度。

对很多企业来说,CPI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利润情况,预期内的小幅上涨说明居民消费增加,可以刺激经济。

但是,过高的上涨,特别是CPI超过5%的时候,就代表着通货膨胀发生了,美国今天正是如此。

PPI就代表着企业材料价格的变动情况,代表着成本,对应着原材料和生产环节付出的代价。

很明显可以看出,9月份,PPI同比大涨10.7%,创下1996年以来的历史新高。

上一次PPI指数突破10%的时候还是在2008年8月,当时涨幅是10.1%。

后来08年通过拉动内需的政策刺激了消费,拉动了GDP增长,增速与PPI指数达到了一个相对匹配的对冲位置。

但是,今年10.7%的PPI对应的是9月0.7%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两边的剪刀差达到了巨大的10%。

也就是说,物价没有增长,需求也表现的并不强烈,但是企业面临的是生产端的价格上涨,在亏本进行生产和销售。

这个剪刀差的来源还是在于大宗商品能源价格的疯狂上涨。

前三季度,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了8.9%,比上半年扩大2.1个百分点。

我们从行业去看,石化、煤炭、金属价格上涨的影响比较大,国内石化相关行业前三季度涨幅都在10%-30%左右。

煤炭、金属相关行业供给偏紧,前三季度,煤炭相关行业同比上涨幅度超过30%,大家知道为什么电非常紧缺了?

钢铁、有色行业同比上涨幅度超过20%。

可以说,原材料商这一次赚的是盆满钵满了,他们甚至挤占了下游零售商的利润。

因为生活资料价格同比只上涨0.2%,比上半年只是扩大0.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物价控制的很好,生产端的压力并没有传导到消费端。

这部分压力被企业主自己消化了,以及政府补贴和货币流通的整合给扛下了。

当然,这也与最近一系列的环境和政策有关,反垄断、房地产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行,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6%。

当然,贡献值最高是猪肉价格。

在第三季度下降了28%,这是拖累CPI指数的主要原因。

我们来对比一下2021年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看看老百姓赚得多,还是花的多。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626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

支出方面,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275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5.1%。

人均支出的速度大于收入,但在总额上小于收入,也就是大量的居民储蓄仍然在增加。

这就表现出了一个很有趣的情况。

在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是64.8%,增长的态势很不错。

但是,我们对比一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8、9月份只有2.5%和4.4%,假如从环比上看,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仅增长0.3%,市场需求表现的非常弱,甚至是疲软。

对我们企业来说,第四季度的压力显而易见。

一方面国际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国内部分原材料供应仍然紧张,PPI有可能还会高位运行,生产端的成本上升也就意味着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仍然会增加。

另一方面就是,需求端目前表现的是一个暂时的疲软的状态,有消费的能力,没有消费的欲望。

不过,政策一步一步来,我们需要看到政策的连续性。

国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像出口依然保持很高的增速,在这个阶段,对应成本的上升,外贸企业出口产品的价格真的需要往上提一提了。

还有,就是统计局所提到的网上直播带货、平台经济这种线上新业态、新模式的快速兴起。

前三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了15.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了23.6%,这是一个相对来说增速很快的市场,而且也适应所有的实体经济。

小额的商品消费保持高增长也代表着,市场需求依然客观存在,只是消费的欲望没那么强,钱还没有花出去。

我们就需要想一想,消费者的钱,凭什么要花在我们的产品身上呢?

所以,接下来需要关注就是产业结构改革的变化,这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

第二,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数据。

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6051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了49.5%(注意这个数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01%,同比提高1.20个百分点。

我们分产品来看,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72.5%,57.8%,43.1%,两年平均增速都是超过28%。

同样,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6%。

从这可以看到两件事。

第一、虽然经济整体平稳,达到了预期,但是市场和利润都正在向规模以上企业,也就是那些优秀的企业集中。

年收入在2000万以下的中小企业,生存环境值得担忧,现在制造业走势是一道K型。

有一定经济和技术实力的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普遍向上,利润总额增长达到了49.5%的数据是比较少见的。

而那些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产品缺乏竞争力,仅仅依靠劳动力生产的制造企业,面对着大宗商品的价格压力,越往后利润向下的局面是可以预见的,生存的空间恐怕需要等待大宗商品价值慢慢回落。

第二就是可以看到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像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在1-9月份增长了172.5%,工业机器人增长了57.8%,产量销量的巨大进展,说明了市场规模的庞大。

这也符合我们过去文章里提到的,像新能源这样的高新技术产业是下一个撑起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

这也会要求企业在市场规模的基础上,以更高的要求去完善提高产业技术,让产业得到成长。

比如说在前三季度,规模以上的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3%。

产业提质升级的态势没有发生改变。

所以,我们的企业假如做的是附加值低的产业,在研发上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优势产品,在品牌上又没有打造自己的特色,营收很难上的去,即使上去了,利润低也会阻碍企业的进一步成长。

未来社会财富增长的逻辑在于不断升级发展的高科技行业和现代服务业,以技术优势和塑造品牌价值带来营收的提升,从而也产生更多的高薪岗位。

当然,对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系列数据,我们今天只是选取了几个重点数据分析了一下,明天圆桌论坛我们再请单仁行的专栏老师,对其他大家感兴趣的领域和数据,以及第四季度的未来趋势来详细聊一聊。

对于我们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会变化。

规模以上的企业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都在提醒我们企业,产业升级并不是一个多么遥远的命题,技术和品牌是企业未来保持增长的核心手段。

我经常讲,增长,是企业唯一的功课,成长,是人生唯一的任务。

(作者单仁资讯集团董事长,央视特邀财经评论员)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