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地产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业内称下半年政策值得期待

第一财经 2025-07-15 16:40:47 听新闻

作者:郑娜 ▪ 孙梦凡    责编:张歆晨

短暂的波动并不影响楼市企稳的大方向。

在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指引下,2025年上半年的楼市持续朝着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延续复苏趋势。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降幅比去年同期收窄15.5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5.5%,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19.5个百分点;此外,二手房交易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交易保持活跃。

从价格指数来看,6月份,各能级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降幅都有所收窄;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方面,一线城市同比降幅略有扩大,二、三线城市的同比降幅则保持收窄的趋势。

纵观今年上半年的房地产市场,走势上虽然有所波动,总体上还是朝着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也提到,房地产筑底需要一个过程,在筑底和转型阶段相关指标有所起伏波动是正常的,“这也需要我们下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好房子”托举新房市场

新房市场在波动中释放着逐步企稳的信号。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58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5%;新建商品房销售额44241亿元,同比下降5.5%。尽管同比仍为下降的态势,但降幅出现超15个百分点的收窄,市场交易量呈改善的趋势。

其中,一线城市的新房成交表现亮眼。据各大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新房网签2.09万套,同比增长11.9%;深圳成交新房21846套,同比上涨42%;广州成交新房32861套,同比上涨近17%,其中6月成交6796套新房,创下年内新高。

从单月销售情况来看,6月份则新房销售环比增长明显。根据统计局数据测算,6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0536万平方米,环比增长49.38%;新建商品房销售额10150亿元,环比增长43.85%。

在开发商年中业绩冲刺的影响下,6月份不少城市的新房销售保持高位震荡。据克而瑞调研数据,6月单月,30个重点城市的平均开盘去化率为41%,环比上升3个百分点,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与2023年高峰基本持平,延续稳中向好。

这其中,高得房率的四代宅、新规项目备受购房者青睐,产品力较强的优质改善盘是市场的“宠儿”,同片区内去化率往往优于传统项目,“托举”起了市场热度。在广州,6月全市共有11个新规项目入市,推货量占全市六成,认购量则占全市约九成,新规项目整体去化率比旧规项目高30个百分点,首开新规项目去化率多在4成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一个关键举措是去库存。这项工作在今年上半年也取得积极成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比5月末减少了479万平方米,连续四个月减少。

不过,当前的新房价格仍处于调整中,6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这带动70城整体新房价格的波动。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宇嘉表示,一线城市新房价格跌幅的扩大,一方面是一线城市新规划设计的高品质产品在综合性价比、质价比方面的优势突出,导致对非新规项目的冲击比较明显,后者不得不降价售房;另一方面,新规产品供给增加,有同质化竞争、供给规模较大的问题,也开始有优惠销售的迹象。

短暂的波动并不影响楼市企稳的大方向。李宇嘉认为,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从去年到现在,70城房价同比指数均持续收窄,触底态势明显;并且历经三年的回调,新房销售面积和金额的跌幅目前已至个位数,处于触底的阶段,“量触底了,价格将随后触底”。

监管层也将加大力度推动市场的止跌回稳,6月13日的国常会就明确提出,“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业内预计,下半年各级政府将全力推动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

7月以来,核心城市已经在继续优化房地产政策,如北京、广州、南京、大连等地从提高额度、优化提取、延长还款期限等方面优化公积金贷款政策,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

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预计,7月下旬召开的政治局会议预计将延续积极定调,继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下半年高品质项目入市有望带动核心城市新房市场保持平稳。

二手房价“阴跌”有待扭转

今年以来,多地二手房成交保持上扬的态势,但代价是价格持续调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7%,降幅与上月相同。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1.0%、0.7%、0.7%和0.5%。

对比5月份来看,当时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分别下降0.8%、0.7%、0.8%和0.5%,到6月份北京降幅扩大,上海、深圳跌幅持平。

如果将时间轴拉长,从去年6月份至今,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3.0%。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1.8%、1.3%、5.9%和2.8%,广州跌幅最明显。

“6月,重点城市二手房市场量价延续调整态势。”中指研究院表示,在高挂牌量压力下,“以价换量”仍是市场主流,城市内部结构分化显著,外围区域承压明显。

以深圳为例,根据深房中协统计,2025年上半年,深圳二手房买卖合同共计录得35,106套,较2024年上半年同期增长30.7%。春节假期结束后,二手房市场快速回温,“金三银四”成色较足,但随后受季节性影响波动回落。

截至2025年7月7日,深圳全市共有75,169套有效二手房源在售。该协会表示,当前深圳二手房市场处于“以价换量”阶段,业主议价空间有所提升,市场面临一定不确定性,仍需要积极楼市政策来巩固消费者信心。

再如北京,6月北京二手住宅成交15139套,环比增长6%,同比增长1%,上半年累计同比增长18.4%。自2024年10月起,北京二手住宅成交量已连续9个月同比保持增长。不过近几个月来,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行的走势逐渐凸显。

一线城市之外,更多二三线城市的二手房价也面临调整压力。6月份,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均下降0.6%,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同比来看,二三线城市分别下降5.8%和6.7%,降幅分别收窄0.3个和0.2个百分点。

在李宇嘉看来,二手房价下行背后,一方面是新房新规产品的冲击,导致二手房挂牌量上升;另一方面,住房改善需求明显增长,换房需求增加,迫切出售二手房的现象增加,导致二手房价格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价格面临下行压力,但二手房整体交易市场非常广阔。

当前楼市中,二手房交易占比逐步提高,多个省份二手房交易量已超过新房。“二手房占比不断攀升,显示存量时代已经到来。”李宇嘉表示,各热点城市新市民、年轻人规模较大,住房自有率较低,刚需开始转向二手住房,潜力也很大。

在他看来,楼市“止跌企稳”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中间会有反复,这是正常现象,主要受政策落地、消费季节性、二手房挂牌等综合因素影响;但“止跌回稳”的趋势是不变的,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从去年到现在“触底”态势明显。

为进一步激发二手房交易活力,各地在持续“因城施策”,后续政策预期也较强。7月10日,北京方面提出,支持缴存人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同时申请贷款,并研究公积金贷款“带押过户”政策。业内认为,这将进一步提升二手房交易效率,缓解购房者的首付资金压力,对二手房交易形成更强有力的支持。

李宇嘉认为,在夯实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各地正积极推进“以旧换新”、老旧小区改造,加上即将到来的城市更新全面推进、公共设施补短板等,二手房市场的价格基础、交易需求都有望夯实底部,助力实现“止跌回稳”。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