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银保监会肖远企:将绿色定价作为调节金融资源流动配置的标尺

第一财经 2021-10-21 10:14:38 听新闻

作者:杜川    责编:林洁琛

将绿色定价作为调节金融资源流动配置的标尺。

“有估算表明,新能源行业研发资金需求每年就有1万亿美元的增量,绿色经济将给金融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机会,将大幅拓展金融生产的最大可能性边界,外移金融生产可能性曲线点,实现金融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在10月20日开幕的2021金融街论坛上,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表示。

对于碳达峰,肖远企谈了三点看法。一是,支持绿色低碳发展,金融业大有可为;二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三是,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必须发挥价格机制作用,发展绿色金融必须以可持续为前提。

保险能够直接缓释和对冲气候风险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指出,为在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全球每年需投资1.6万亿~3.8万亿美元,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等业务都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碳交易市场构建以及相关活动的开展也将给予新能源新的拓展空间。

在肖远企看来,绿色低碳市场前景广阔,将成为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发展绿色经济通过技术革新创造大量有效需求,可以实现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更新升级,催生新能源、新材料等新的增长级,提高经济的产出,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肖远企特别强调,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过程中,保险业的作用十分独特。“当前,针对气候风险的保险覆盖率比较低,过去十年全球气候灾难引起的损失中,只有30%被保险覆盖,剩下缺口大约有1.7万亿美元,未来实际需求更大。”

肖远企称,与其他金融业态不同,保险能够直接缓释和对冲气候风险,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物理和转型冲击。同时,保险的风险调节功能也可以实现市场主体之间的成本重新配置,引导企业个体与政府调整战略目标,持续节能减排和“双碳”目标相契合,减缓气候风险的冲击,熨平经济波动。保险期间较长的期限结构和多元的投资目标还能为绿色产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将绿色定价作为调节金融资源流动配置的标尺

在肖远企看来,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目前,我国已确定绿色低碳转型努力转变的方向和目标。肖远企认为,在完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必须制定分阶段逐年的计划或实现路径,循序渐进,对传统高大行业,金融业不应简单的将其排除在服务范围之外,而应开发针对性的产品满足低碳转型过程中更新技术、设备、人才等要素的资金需求,助力实现有序转型,对煤电行业该支持的还是要支持,避免“一刀切”和形成陡峭曲线。要在风险可控自主协商的基础上适度优化金融合作安排,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基本稳定。“金融业在推动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经济转型中可能出现的波动,修复其中市场的价格失灵和价格扭曲,尤其要防止各种一哄而散的现象。”肖远企称。

肖远企表示,要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整体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合理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促进更多资金投向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发展领域。

谈及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价格机制作用,肖远企认为,必须以可持续为前提,要实现“可持续”这一目标,首先要培育一个长期稳定的市场,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在绿色金融资源配置中的枢纽作用,将绿色定价作为调节金融资源流动配置的标尺。

具体来讲,他认为,应从提高外部定价和内部定价的“绿成色”两方面同时推进。提高外部定价的“绿成色”,就是要提高金融资产价格的绿色敏感度,也就是国际上说的碳敏感度;提高内部定价的“绿成色”,就是要在金融机构内部建立符合绿色金融方向的内部资金核算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在内部定价上体现绿色激励,促进绿色金融向绿色行业相关产品汇聚,并逐步降低资金在高碳行业中的集中度,从而减少金融机构自身的绿色业务成本,推动金融市场价格向绿色倾斜。

“金融机构要在公司治理、战略规划、资本分配等各环节明确绿色因子在内部定价中的地位,在风险偏好中包含绿色相关风险,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中大幅提高绿色权重,并在对业务条件的考核激励中,增加绿色指标,形成有利于绿色金融长期稳定发展的内部定价体系。”肖远企强调。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