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中自科技( 688737.SH)正式登陆科创板,但上市首日便遭遇破发。
中自科技股票22日开盘即破发,此后快速下探至58.88元/股,之后又震荡上行,盘中最高冲至70.50元/股,但较发行价格(70.90元/股)仍有一定的距离,此后又震荡回落,截至早盘收市报66.58元/股,较发行价下跌6.09%。
“挺好的事。不要觉得打新就是无风险收益的彩票,也是有风险的,看好了再买。”前资深券商保荐代表人王骥跃称,之前打新一直赚钱,市场报价就比较乐观,但破发出现了,报价就会谨慎,新的IPO公司也会压一下发行价。不太可能持续破发,也不会一直高收益,市场自身会进行调节。
中自科技是按照科创板询价新规完成询价定价的。在王骥跃看来,询价规则修改,所针对的并不是低价发行,而是报团行为。报团扭曲了市场,并不能真实反映询价机构对新股的看法。定价机制上发行价还是以询价机构主导,询价机构的出价基本决定了最终发行价。新股出现破发很正常,无风险打新才是不正常的。
中自科技此次“登科”募集资金15.25亿元,用于新型催化剂智能制造园区、汽车后处理装置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 国六b及以上排放标准催化剂研发能力建设项目、氢能源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研发能力建设项目、 补充流动资金。
根据招股说明书,中自科技是一家专注于环保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移动污染源(机动车、非道路机械、船舶等)尾气处理催化剂领域的少数主要国产厂商之一,并探索其技术在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等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中自科技2018年度~2020年度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30.97万元、8655.37万元、2.18亿元,呈现增长态势,但是其2021年迄今业绩却呈下滑状态。
2021年1~6月,该公司营业收入为6.25亿元(经审阅),较上年同期下滑54.61%;归母净利润为2871.30万元(经审阅),较上年同期下滑81.7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325.78万元(经审阅),较上年同期下滑86.31%。
中自科技解释称,业绩下滑主要系下游天然气重卡终端销量受年初油气价差缩减、上半年国五柴油重卡冲量销售等短期不利因素影响所致。截至本上市公告书签署日,公司天然气车催化剂的销售情况仍未见明显改善。
该公司预计,2021年1~9月营业收入为8.6亿元~9.5亿元,同比下滑57.48%至53.03%;预计归母净利润为4500万元~5400万元,同比下滑75.33%至70.40%;预计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000万元~3900万元,同比下滑84.63%至80.02%。2021年度该公司面临经营业绩大幅下滑的风险。
此外,中自科技面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低于净利润的风险。2018年度~2020年度,该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5853.74万元、1040.96万元和-3.06亿元,均低于净利润。
“公司产品销售以赊销为主,而贵金属的采购则以现款为主,公司面临较大的经营资金周转压力,应收账款和存货亦大幅增长,是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低于净利润的主要原因。如果主要客户发生回款风险,或存货发生滞销、减值风险,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情况无法得到改善,将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中自科技称。
中自科技还存在单一客户重大依赖的风险。2019年度、2020年度中自科技对重汽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8.20%、57.15%,存在对单一客户的重大依赖。2021年4月起,重汽新增威孚环保作为其天然气发动机的催化剂供应商,若中自科技不能开发出更具竞争力和性价比优势的产品,将可能对中自科技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2018年度~2020年度,中自科技对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7.00%、82.42%和90.04%,客户集中度较高。“若公司未来不能持续实现对主要客户的销售并拓展新客户,或主要客户的经营策略调整、经营情况及市场竞争情况发生不利变化,将可能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中自科技称。
年内并购重组政策不断出台,加上IPO新股市场转冷,并购重组再次活跃起来。
截至目前,383家公司披露了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对照行动方案设定的目标,说明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及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上半年行业整体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有所下滑。
上交所将坚持并优化“开门办审核、开门办监管、开门办服务”的“三开门”工作机制。
2022年以来透景生命累计下跌60%,早早入场的高盛、摩根士丹利、UBS等外资股东深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