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浦东加速优质企业上市,十四五高新企业年均认定超2千家

第一财经 2021-10-27 18:13:01 听新闻

作者:胥会云    责编:黄宾

“十三五”末,浦东有效期内累计高新技术企业3784家,同比“十二五”末期分别提升150.6%。

“十四五”期间,浦东高新技术企业年均新认定要超过2000家。

27日,浦东发布《浦东新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其中提出六大发展指标。其余五大指标分别是——到2025年,浦东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超过10%;市级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超过250个;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50件;创新型孵化器超过200家;各类科普基地超过100家。

作为创新主体,浦东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加快培育。“十三五”末,有效期内累计高新技术企业3784家,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593家,同比“十二五”末期分别提升150.6%、71.88%。

《规划》提出,优化企业创新培育链条,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建立初创企业发现培育机制,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进关键线路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加速优质企业培育上市。

由此,浦东提出了“初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关键线路和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培育)企业”梯度发展路径,并要求针对性出台精准支持举措,确保每个阶段企业都能“因企施策”,切实提升服务效能。

7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浦东要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为此,浦东将重点突破前沿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应用场景推广,努力实现“六个一批”。

具体而言,就是要形成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成果,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出一批高价值知识产权成果,壮大一批硬核高新技术企业,打造一批世界级创新集群,成就一批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

“(《规划》)更加突出双向快车道功能,梳理出九大领域关键技术研发方向,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徐敏栩说。

根据规划,浦东将深度聚焦信息技术、物质科学、生命科学、资源环境与海洋研究;集中攻关的9大硬核产业核心技术,分别是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智能汽车、智能制造、机器人、工业软件、新材料和绿色低碳等。

“十三五”时期,浦东新区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框架。张江实验室揭牌,10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超强超短激光装置等通过验收。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机原型机“九章”、62比特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成功问世。截至2020年共有8个一类新药获批上市。中芯国际14nm实现大规模量产,C919大型客机准备运营,6架试飞飞机全部投入试飞工作。

从数据来看,2020年,浦东新区全社会研发投入513.13亿元,同比增长12.4%,比“十二五”末期提升228亿元。

根据《意见》要求,浦东要打造自主创新发展的时代标杆。为实现这一定位目标,《规划》提出了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人才引进培育等12项重点任务。

从区域创新布局上,浦东将发挥张江科学城、临港新片区的引领作用,打造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高端产业集群最富集的南北科技创新带。

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科技服务处(知识产权处)处长胥喆表示,“十四五”期间,张江科学城将强化创新策源功能。打造全球领先的光子科学设施集群,构建生命科学研究基础设施集群。以张江实验室为引领,布局一批面向未来科技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研究中心。

同时也将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为引领,以数字经济、信息技术服务、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为特色,瞄准量子科学、类脑智能、基因技术、前沿新材料、能源与环境等前沿领域,构建“3+3+X”高端产业体系。围绕重点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推动补链固链强链,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引擎。

根据规划,张江科学城将实施扩区增能战略,规划面积扩大至约220平方公里,形成“一心两核、多圈多廊”错落有致、功能复合的空间布局。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四级调研员倪晓杰表示,临港新片区将加强与张江等区域的研发成果产业转化深度合作,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加快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各具特色的联动发展格局,持续扩大联动效应。

“在临港新片区已经实施的15%重点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认定政策,在新片区先行先试经验基础上,浦东特定区域也即将展开。”倪晓杰说。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