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食品龙头集体提价股价走高,中小公司会跟风吗

第一财经 2021-11-03 18:04:55 听新闻

作者:揭书宜    责编:陈姗姗

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这一波涨价潮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仍取决于市场能否消化该轮提价影响,尚待进一步观察研究。但此举对食品行业影响不可小觑,很可能会引发其他中小食品企业跟随提价的可能。
酱醋涨“身价” 米面粮油来跟风 瓜子洽洽“乐呵呵”:涨价不止我一家 食品饮料迎拐点?|一大板块

近日,雪天盐业(600929.SH)、恒顺醋业(600305.SH)、安井食品(603345.SH)、洽洽食品(002557.SZ)、海天味业(603288.SH)等食品企业纷纷宣布了产品提价,食品板块也持续走高。

11月3日,截至收盘,食品加工与肉类板块涨0.27%,近20日内该板块已涨超9%。11月2日,食品加工与肉类板块涨2.61%,恒顺醋业、千禾味业(603027.SH)、三全食品(002216.SZ)更是涨停。

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这一波涨价潮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取决于市场能否消化该轮提价影响,但此举对食品行业影响不可小觑,很可能会引发其他中小食品企业跟随提价的可能。

食盐、食醋、速冻食品、瓜子企业均提价

11月3日,雪天盐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雪天小包食盐出厂价近期已陆续提价,幅度在10%以内,工业盐涨价幅度30%至50%,行业内其他品牌的盐产品也不同程度调整价格。截至发稿,雪天盐业涨超7%,盘中曾一度逼近涨停。

11月2日盘后,“食醋第一股”恒顺醋业发布公告称,鉴于原辅材料、运输等成本大幅上涨,经公司研究决定,自2021年11月20日起对部分产品进行价格调整,调整幅度5%-15%不等。恒顺醋业称,本次部分产品调价可能对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有一定的影响,加上成本上涨因素,产品调价不一定使公司利润实现增长。

早在今年10月,以酱油为主业的海天味业(603288.SH)就宣布了对部分产品的出厂价格进行调高。

除了调味品行业的龙头企业,速冻食品、瓜子零食等企业也在提价。

11月1日,安井食品披露,公司拟自11月1日起对部分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菜肴及速冻米面制品的促销政策进行缩减或对经销价进行上调,调价幅度为3至10%不等。

10月22日,洽洽食品公告称,将对公司葵花子系列产品以及南瓜子、小而香西瓜子产品进行出厂价格调整,各品类提价幅度为8%至18%不等,于10月22日开始实施。

洽洽食品在11月2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达了对提价结果的信心。“提价效果方面,公司的产品提价一般需要 1-2 个月的时间传导到终端和卖场,公司是从经销商的价格进行调整。经销商对分销、终端、批发,特别是卖场都需要谈判的过程,公司会关注提价之后对销量的影响。相对来说,公司瓜子产品客单价不是很高,公司主流人群对产品品质比较看重,公司总体还是有信心的。”

或带动中小企业跟随提价

业内普遍认为,之后还会迎来更多食品企业的涨价。

东兴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提出,近期一些主流食品企业对商品进行调价,譬如此前海天味业、洽洽食品均上调了产品价格,预计明年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会进一步向下游传导,更多企业有涨价的预期,具有向下游传导价格能力的企业会更多受益,关注明年提价行情。

国泰君安证券在一份研报中判断,面对成本上涨,大众品龙头相比中小企业有更强的能力通过直接提价、结构升级等方式消化成本压力,促进竞争格局优化,实现利润率改善和份额提升。

关于食品涨价潮的原因,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中国快消品的涨价潮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从内部来说,如何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提升整体的业绩利润和股价?提价应该会给公司带来相应的红利。从外部来说,成本的增加让有调价底气和实力的企业有更好的发展趋势,所以涨价潮应该会带来一个大分化的节点,‘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会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国泰君安在上述研报中还表示,此轮提价主要系部分企业在成本普涨压力下被迫提价,后续能否顺利传导取决于终端需求情况及细分竞争格局;短期来看,仍需进一步观察需求恢复情况能否顺利消化提价影响;中期来看,若未来上游成本回落、下游动销开始提振,提价企业的利润弹性将得到较为明显的体现。

对于本次数家食品行业龙头企业涨价后是否能够长期维持价格,朱丹蓬认为:“一般涨价之后都有个缓冲的时间,缓冲期间内,公司可能会做一些促销,如果说涨价成功的话,就会把这个促销停掉;如果说涨价不成功的话,可能还会持续做促销。”

不过,他也对涨价的成功与否持乐观态度,“涨价基本上肯定成功的,因为现在的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在下降,他们一旦认可了这个品牌,即使涨价也要去消费。”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