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业人文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拆改留变成留改拆,上海老旧小区改造更新精确到厘米

第一财经 2021-11-16 15:29:46

作者:朱洁树    责编:李刚

随着上海城市更新进入存量时代,旧区改造的关键词从“拆改留”变成“留改拆”。从美丽家园建设到精品小区工程,老旧小区改造已经成为城市更新精细化转型的一个重要内容。

随着上海城市更新进入存量时代,旧区改造的关键词从“拆改留”变成“留改拆”。另一方面,加梯工程也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从美丽家园建设到精品小区工程,老旧小区改造已经成为城市更新精细化转型的一个重要内容。

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之际,建筑师、规划师对于老旧小区的改造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在11月的一场分享之后,第一财经与部分建筑师、规划师进行了交流。

凌云社区水岸邻里汇户外儿童活动场地

街道综合改造:开放共享

上海营邑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曹晖是长宁区新华路街道的社区、徐汇区徐家汇街道社区规划师,她介绍说,长宁区的老旧小区占比较大,目前在旧改工作中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如采取了标准菜单和特色菜单相结合的做法。标准菜单是“精品小区”整治的基本要求,包括:外墙粉刷、屋顶平改坡、楼道翻新、管线更新、小区大门智能化、服务设施增设等;特色菜单则需要经过小区内居民及相关单位的意见征集,包括:宣传栏美化、庭院设计、小区活动室更新、增设花架、雨篷美化、适老化改造等。

据曹晖介绍,新华路沿线以售后公房小区和老洋房小区为主,还包括一些老旧商品房小区。2019年改造项目开始时,新华路存在架空线杂乱、道路品质一般等问题。因此,整个综合治理工程是联合房管、街道、建管委、绿容局等多个部门进行的“一体化综合治理”,精品小区、美丽街区、架空线入地等工程统筹开展,在对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整治和功能完善的基础上,重点打造新华路沿线统一、协调的历史风貌。

比较成功的案例还有凌云街道417街坊的综合整治。417街坊地处梅陇板块,整个街坊北面临着沪杭铁路,西边临中环路,东边、南边临梅陇港河道。内部有三条通道,部分道路形成了死角,停车非常紧张,还存在交通隐患。

曹晖介绍:“我们提出要开放共享,对社区做一个整体的提升。”例如,将市场管理所等跟老百姓日常生活不太密切的单位外迁,把原房管所等比较好的建筑进行改造再利用,将原来不开放的滨水空间做成步道。曹晖还特别提到了对小区围墙的处理。这个街坊里面有7个自然小区,各自都有围墙,造成了很多死角。曹晖团队分析了各个围墙的位置功能,尊重居民隐私和日常生活要求,将必要的围墙作为小区边界进行保留;同时,根据慢行和景观需求,对其余围墙部分拆除,部分降低了高度。

“在老旧小区这种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因为牵涉到每个居民的不同想法,改造过程中有不少阻力,现在我们也还在做整改。”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曹晖表示,“其实,建筑界既有的研究显示,开放的不见得就不安全,因为视线可达就是一种安全保障的维度,但实际操作的时候蛮复杂的。我们已经推了好几年了,希望在做出一个典范之后,其他小区慢慢会变得好(推进)。”曹晖同时表示,尽管有各种不同的声音,但工程实施中也在不断得到认可。到目前为止,各项改造总体来说还是平稳实施的。

里弄改造:精细的微创手术

四年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上海梓耘斋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童明改造贵州西里的时候,他面对的是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里弄社区。

“这个小区有100年的历史,就像一位禁不起折腾的老人,需要通过非常细微的方式来进行改造。”童明形容这个老小区“问题一环套着一环,纠结在一起”,不是简单地清理掉电线或者把公共厕所搬掉,居民的整个生活就提升了。

这可能是在很多上海老旧小区都能碰到的情况,在他看来,对于时间比较久、社会状况特别复杂的小区,精准的微创手术,才能消除病症的节点。在对整个小区居民结构、房屋肌理,特别是空间特征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解读后,在里弄住房成套率改造困难的前提条件下,他选择的切入点是从公共生活着手,营造更多的集体性、共享性生活空间。

“以前的上海里弄,街坊邻居有很多生活交融在一起,成为上海社区的一种特色,也让很多社区保持新鲜和活力,但是近年这种状况逐渐消失了,所以我们的议题就是如何通过一些微观改造去激发这种特色。”童明发现,贵州西里弄小区有个门道,里面有个很小的理发室,大概宽度不足一米。顾客坐下来剪头发,理发师得站在门槛上操作,这里成了居民喜爱停留的地方,因为有人在里面讲话,有人在外面聊天。“我们把它留下来了,很仔细地改造了空间,把上面的电线空调遮掉,在下面形成了一个很有光感的空间。”

“所谓精细,是把尺度降低到厘米”,童明意识到,“甚至有的时候,毫米级别的调整,都会给社区温度带来小小的变化,这种变化,恰恰在很多小区里面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上海旧城改造政策从“拆改留”变成“留改拆”,童明注意到,一些里弄小区的居民是有失落心理的,“他们大半辈子都住在老旧逼仄的环境里,很盼望拆迁。”他也欣慰地发现,在小区改造完成、公共环境好转之后,一些原本已经将房子租出去的居民又住回来了。

最后,童明强调,老旧小区的改造,最根本和最稳定的维度是文化性的精细化。除了生活是否宜居之外,文化的交融和交互,是更为重要的一个因素。这就需要我们在微观领域里面不断进行探索。

精品小区改造:向生活学习

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庄慎今年接手了6个精品小区的改造项目,目前有三个已经入场开工。他坦言老旧小区改造比设计建造新建筑要难多了,因为“每个小区都不太一样”。精品小区改造虽然有“标准化和自选化结合”的原则,但实际操作起来发现,每个小区的功能情况、空间形态、周边环境都不一样,所以只能是一个小区一个设计。

在改造过程中,庄慎及其团队明确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这是居民共同确定的空间”。“这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建筑师会对空间有一个完整的判断,对整个社区的空间价值有评估,但建筑师还缺什么?他缺的是对于每个社区精细化的生活体验。”例如,晾衣杆要不要挪一下?绿化能不能改成停车位?每一寸土地、每一寸空间都是宝贵的,在这些角度,建筑师缺乏的是对居民生活使用的认知,所以必须要与居民合作。

庄慎还对第一财经谈到改造工程中的另一个难点,即分割管理的问题,“其实城市里面边边角角很多,但是这些边边角角有时候是很多部门在管理”。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候在小区打开一道围墙、开出一扇门都非常不容易。庄慎认为,十五分钟生活圈的打造也涉及多部门交叉管理的部分,能否统筹考虑这些问题,实现更多共赢共享的局面,也是摆在政府和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挑战。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