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多项政策措施正落地 这个秋冬季将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

第一财经 2021-11-16 09:59:04 听新闻

作者:章轲    责编:刘展超

虽然我国大气环境呈现持续快速改善态势,但大气环境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仍然存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秋冬季重污染天气仍高发、频发。

2021-2022年秋冬季,很可能是近几年来,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措施最密集的一个。

近日多部门印发的《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称,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上半年“两高”(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产品产量、煤炭消费量等出现明显反弹,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压力增大。要“充分认识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日前表示,虽然我国大气环境呈现持续快速改善态势,但大气环境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仍然存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秋冬季重污染天气仍高发、频发。

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

刚入秋,中东部地区在10月21-25日就出现了大范围细颗粒物(PM2.5)污染过程。河南中部、南部地区受本地污染排放和上游污染传输影响,空气质量维持中至重度污染水平。

11月2日起,中东部地区污染又渐起,部分地区出现重污染。截至11月5日7时,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长三角、长江中游和东北地区共有85个城市出现PM2.5污染天,6个城市出现PM2.5重污染天,PM2.5日均浓度峰值为每立方米174微克。

到了11月中旬,大气污染防治形势更加严峻。11月15日的不完全统计,有18个城市启动重污染预警。15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央气象台、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等对11月下半月(16-30日)全国空气质量进行预报会商。结果显示,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可能出现轻度污染过程,首要污染物为PM2.5。长三角区域、苏皖鲁豫区域、汾渭平原、东北区域等将出现中度至重度污染过程。

全国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图(11月17-18日)。资料来源:中央气象台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专家称,重点区域污染物排放量依然较大,除二氧化硫以外的各项主要污染物仍远超环境容量。从空间分布上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的污染物排放强度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其中晋冀鲁豫交界地区、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尤为突出,“工业、燃煤、机动车是秋冬季区域PM2.5污染的三个主要来源”。

多项治气政策措施正在落地

“今年攻坚总体的思路是在延续往年行之有效的工作基础上,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还是聚焦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重污染天气。”在生态环境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大气环境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吴险峰说。

他介绍,往年的攻坚范围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和长三角,一共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今年聚焦到59个城市,跟原来80个城市相比有进有出,总体上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由于重污染天气已基本消除,除了保留苏北、皖北7个城市参照执行以外,其他城市不再纳入攻坚范围。

而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39个城市的基础上,增加了河北北部3个城市、山西北部3个城市、山东东南部6个城市以及河南南部8个城市,共增加20个城市。“这也是根据大气污染新的特点、城市秋冬季污染特征和区域传输规律进行科学论证基础上作出的调整。”吴险峰说。

第一财经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更加突出精准施策。截至目前,生态环境部已给59个城市下达了PM2.5控制浓度和重污染天数控制目标。

吴险峰说,遇到重污染天气时,要求地方依法按照已经制定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启动预警,该什么级别就启动什么级别;继续实施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差异化减排,而不是大范围地搞停产,尽可能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干扰。

除此之外,生态环境部今年还首次提出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钢铁行业实施错峰生产,环保绩效好的企业可以不错峰或者自主减排,绩效差要多错峰。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摄影/章轲

临近2021年底,一些与大气污染防治密切相关的重头文件也陆续出台。

10月26日公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加快煤炭减量步伐,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合理划定禁止散烧区域;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日前印发的《“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也提出,对不符合所在地区能耗强度和总量控制相关要求、不符合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或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等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予以停批、停建。

中共中央国务院11月2日印发的《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要求,聚焦秋冬季细颗粒物污染,加大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力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持续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专项行动。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参照重点区域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

同时,科学调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范围,构建省市县三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实施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分级管理,依法严厉打击不落实应急减排措施行为。到2025年,全国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

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

秋冬季为什么容易发生重污染?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王式功介绍,大气污染的发生具有两个基本条件,即污染过量排放和特定气象因素。近期阶段性的污染加重除了污染物的排放外,还受到季节与气候条件的影响。

研究发现,京津冀秋冬季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在秋冬季更易遇到不利气象条件。不利气象条件触发重污染,而重污染会使气象条件更为不利。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化工产业高度聚集、能源以煤炭为主、货运以公路为主,使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处于高位,单位国土面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污染物排放量超出区域环境容量,是造成重污染发生的根本原因。

“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现阶段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还是中低水平上的提升,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空气质量总体上仍未摆脱‘气象影响型’。”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说。

刘炳江也表示,生态环境部将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已达标城市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未达标城市编制实施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

他透露,生态环境部将着力提升大气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完善“天地空”一体化监测体系及“国家—区域—省级”空气质量预报体系。选择典型城市实施“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开展PM2.5和臭氧协同防控科技攻关。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