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医药生物行业2022年展望:价值重鸣,创新为锋

2021-12-06 18:30:45

作者:康崇利    责编:张健

其中,医药流通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46.74%和43.54%,增速大幅提升,随着疫情的稳定,医院市场配送量恢复,医药流通市场规模逐步回升。考虑到板块营收、净利润的快速提升,我们认为医药生物板块长期投资价值并未削弱,反而随着估值的下降,凸显其投资价值。

2021年回顾:波动剧烈,趋势向好

2021年,医药生物板块回调明显。受带量采购和医保谈判持续深化、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出炉、安徽IVD集采等影响,行业市场情绪波动剧烈。总的来看,医药生物行业并未延续2020年的高景气,截至12月1日,医药生物板块下跌12.49%,位列申万28个一级子行业23名,跑输沪深300指数6.97%。

(1)从估值的角度,2021年医药板块估值处于近五年来历史中下水平。2021年医药板块整体估值为44.56倍,在28个一级子板块中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但板块估值处于近五年来历史中下水平,较2020年和2021年初明显回落。

(2)从营收的角度,2021年医药生物板块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规模创历史新高。医药生物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6444亿元,同比增长21.64%。实现净利润1873亿元,同比增长32.36%。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角度思考,2021年医药生物板块保持了较高的增速,其中板块净利润增速创近五年新高。

(3)从子板块的角度,整体呈现高度分化态势。其中,化学原料药、中药、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板块走势良好,而医药商业、生物制品和化学制剂板块表现相对疲软。得益于2020年医药生物行业的低基数,2021年各子板块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均出现显著提升。

(4)从基金持仓的角度,2021年基金医药股持仓比重创历史新高,但随着疫情的平稳持仓比重呈现下滑趋势。2021年Q1和Q2基金医药股的持仓比重分别达4.98%和4.90%,接近历史峰值。但伴随着疫情的平稳,基金对医药股的持仓比重下滑,Q3基金医药股的持仓比重下滑至4.33%,同比减少11.7%。

2022年展望:价值重鸣,创新为锋

考虑到板块营收、净利润的快速提升,我们认为医药生物板块长期投资价值并未削弱,反而随着估值的下降,凸显其投资价值。展望2022年,我们认为医药生物板块正逐步进入板块轮动和强弱明显分化的结构性阶段,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和不断转化的主流热点,我们建议投资者把握“高质量+真创新”投资机会,重点关注三大看多领域和七大细分投资方向:

一、医药板块创新依旧是主旋律,近年来,受到一致性评价、医药反腐、带量采购、医保谈判等政策影响,我国药品领域改革步入深水区。制药行业内部板块分化明显,仿制药行业利润趋薄,创新药行业利润攀升,一批布局创新药的制药企业逐渐脱颖而出,行业在规范化、集中化发展中去芜存菁,竞争格局未来有望改善。

创新药: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两条核心逻辑,一是关注确定性较强、安全边际较高并积极转轨创新的制药企业,这类企业具有估值水平较低、分红率较高,成长性良好的特点,如华东医药、科伦药业、浙江医药等。二是关注研发管线丰富、药物出海预期较高的FIC类企业,随着企业产品管线的逐步落地,企业未来利润有望大幅改善,建议关注恒瑞医药、康方生物、康宁杰瑞、君实生物、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等。

创新医疗器械:需求端消费升级的不断推进驱动医疗器械行业快速扩张和发展,自主研发及进口替代加速国产崛起,打破进口企业在高端领域的垄断地位。我们重点推荐三条逻辑主线:(1)竞争格局良好的上游设备、耗材企业,如东富龙、楚天科技等;(2)细分赛道中创新实力强、产品差异化的特色企业,有望长期享有创新红利,如南微医学、圣湘生物等;(3)布局海外市场的下游器械龙头,如迈瑞医疗等。

CXO:得益于全球产业链转移、国内工程师红利、成本优势、药审改革提速及药物创新的升级,国内CXO行业呈现出超高的景气度。对于CXO板块,建议关注五条投资主线,包括企业订单数量、海外客户数量、企业核心产能、企业技术壁垒和企业转型预期。但考虑到2020和2021年CXO板块的普涨,目前板块估值偏高,未来须警惕CXO板块的回调和分化。建议关注凯莱英、九洲药业、康龙化成等。

中药:近年来,国家对于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工程。11月国家药监局等部门结束了长达20年的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并正式启用中药配方颗粒备案模块。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中医药创新大潮奔涌, 2021年共6款中药新药获批上市,数量达近五年新高。

二、把握“疫苗+药物”抗疫组合。疫情进入下半场,把握板块结构性投资机会。一方面,伴随着新型毒株的出现,如Delta毒株、Omicron毒株等,疫情存在反复风险;另一方面,尽管国内疫苗的需求逐步下滑,但全球仍有巨大未满足的疫苗需求缺口。根据WHO统计,美国、欧洲疫苗接种比例较高,但非洲接种比例极低。

生物制剂:2021年疫苗板块业绩爆发,一方面,新冠疫苗需求旺盛,为企业贡献大量利润;另一方面,疫情加强了民众对疫苗的认知,随着疫情的缓和,HPV疫苗、肺炎疫苗的接种逐步恢复。此外,中和抗体和小分子药物上市在即,有望进一步完善抗疫屏障。

三、消费升级孕育的行业新机遇,关注医疗企业国产替代、医美、口腔、眼科等细分赛道龙头;处方外流、分级诊疗、医药电商等院外市场潜力巨大。

连锁医疗机构:2020年受疫情影响,连锁医疗机构实行歇业、延迟开业等,2021年,随着疫情的缓和,就医人数全面恢复,叠加医疗习惯和观念变化催生的需求增长,医疗板块景气度迅速提升。此外,随着居民消费升级,医美、口腔、眼科等细分赛道景气度不断提升。

医药商业:随着疫情影响的减弱,医院端就诊人数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未来,随着处方药外流等政策的落地执行,院外市场销售占比有望持续提升,此外,DTP药房、药房营销服务、医药电商等新业态的出现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对于医药商业板块,我们重点推荐两条逻辑主线:(1)处方外流带来的市场增量,关注重点布局DTP药房、医药电商的企业,如益丰药房等;(2)医药流通板块集中度不断提升,龙头企业有望强者恒强,如上海医药等。

风险提示

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疫情防控不及预期

(作者为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