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12月6日发布《经济蓝皮书:202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8.0%,2022年预计增长5.3%左右。
物价方面,蓝皮书预计,2022年物价总体温和上涨,PPI涨幅下降,CPI涨幅提高,PPI和CPI分别上涨5.0%和2.5%,两者剪刀差明显缩小。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谢伏瞻在发布会上表示,2020年我国在主要国家经济普遍负增长的情况下,实现了2.3%的增速,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速预计达到8%左右,超过预期目标,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重点研究和妥善应对。
谢伏瞻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复苏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此外,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近期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土地出让出现了放缓迹象,部分城市出现了房价下跌和购房的观望情绪。
“房地产相关产业链条较长,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系统重要性,特别是对于依赖较高的地区,房地产市场一但过度放缓可能触发更为复杂的风险传导链条。”谢伏瞻说。
对此,谢伏瞻建议,一是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原则处置化解个别房企的风险事件,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二是审慎管理房地产市场,做好稳房价和稳预期的工作。三是输堵结合,合理增加人口净流入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稳定相关政策,调整信贷供给,通过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宏观政策方面,蓝皮书认为,2022年应适度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注重做好跨周期调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继续保持一定支出强度,更加注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对冲经济增长下行压力。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稳量降负,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引导实体经济平均融资利率下行,降低实体经济利息负担,有效应对成本推升型通胀。
此外,还应坚持就业优先政策,加快破除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强化城镇就业扩容提质;努力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切实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注重加强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竞争等方面政策协调,既要防止相互掣肘,也要避免政策叠加共振。
丹尼兹·伊甘指出,全球贸易战升级不仅短期内增加成本,还将长期加大全球经济成本,限制技术传播与创新,影响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GDP同比增长5.1%,高于去年全年和去年一季度0.1个百分点。5.1%的背后,上海一季度经济呈现出“六快六稳”的特征。
广东一季度GDP领先江苏约436.91亿元,约相当于广东省县级市英德市2024年的经济总量(438.25亿元),或者江苏省无锡经开区去年的经济总量(432.35亿元)。
一季度,云南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2.8%,降幅比2024年全年收窄25.7个百分点
将会根据外部形势的变化及时推出增量政策,丰富的政策工具箱是应对外部冲击和挑战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