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基建投资何时回暖?

2021-12-20 14:11:17

作者:王涵    责编:张健

“  历史经验来看,基建投资增速大约滞后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1-2个月(例如2018年11月,2020年5月),明年初基建投资有望回暖。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领先基建投资增速约1-2个月,明年初基建有望回暖。

一、财政收支平稳符合季节性,实际赤字较预算水平仍留有较大空间。

1-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2.8%,收入增速从今年五月以来高位有所回落;公共财政支出同比增长2.9%,支出增速企稳并有所回升。从全年财政收支节奏来看,公共财政收入已经完成全年预算的97%,略高于季节性水平;公共财政支出已完成全年预算的86%,基本符合季节性规律。

然而,从公共财政赤字的绝对值水平来看,今年前11个月实际赤字较预算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虽然往年的经验来看12月支出速度会明显加快,但参考2020年实际赤字不及预算赤字的情况,今年的预算赤字仍有剩余的可能性

二、受税收收入拖累,11月财政收入增速为负。

11月当月公共财政收入同比-11.23%,其中,税收收入增长拖累收入增速10.96%,非税收入拖累收入增速0.27%。继10月税收收入单月增速年内首次转负以来,11月税收收入增速降幅扩大。从税收收入分项来看,进出口环节税、地产相关税和增值税明显拖累11月税收收入增速。相关税收收入增速的放缓与当前地产降温、内需较弱的宏观环境有关,在11月经济数据点评中,我们分析,当前地产和消费的压力仍然较大,而双控对生产的拖累逐渐缓解。(详见《经济有没有在改善?——11月经济数据点评》)

三、公共财政支出加快,科技、社保、教育分项发力明显

从一般公共财政支出来看,1-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2.9%,已经完成全年预算的86%,11月当月财政支出略高于往年支出,财政发力有所加速。从累计支出分项来看,节能环保和农林水事务为公共财政支出的主要拖累,而在今年非急需非刚性支出持续压减的背景下,全国财政“三保”等重点支出增长较快,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分项发力明显,财政支出进一步向民生倾斜。

四、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持续下行,支出边际加快。

11月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同比5.4%,年初以来增速持续下行。政府性基金收入的主要分项—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累计同比增速3.8%,增速年初以来高位回落。持续放缓的国有土地出让收入与近期逐渐降温的房地产市场有关。政府性基金支出累计增速为-4.8%,年初以来持续为负,但较上月增速明显回升,呈现出政府性基金支出边际加快的趋势。

五、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领先基建投资增速约1-2个月,明年初基建有望回暖。

从政府性基金支出与基建投资增速的关系来看,由于政府性基金的主要用途为基础设施建设,二者有一定的相关性,且政府性基金支出领先基建投资约1-2个月。例如2018年11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见顶后1-2个月内基建增速开始下行;2020年5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回落7月基建投资增速回调。当前政府性基金有边际加快发力的趋势,明年在控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基建投资有望回暖。

六、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已基本完成,明年提前批额度已下达。

截至2021年12月17日,今年已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占全年新增专项债额度的97%,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已基本完成。明年新增专项债提前批也已于12月下达,额度为1.46万亿,占当年目标额度的40%。根据人大会议通过,允许“在当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60%以内,提前下达下一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2022年地方债提前批时间早于今年,体现出了政府“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的决心。从提前批额度占比来看,今年略低于往年水平,可能与今年底地方债集中发行,地方财政子弹仍然充足有关。本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着力部署“政策发力适当靠前”,“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意味着2022年财政前置趋势已定,上半年基建投资或将迎来适度发力,助力宏观政策实现跨周期调节。

(作者为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