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其政策加剧了美国内外的紧张局势,强调“美国优先”并试图削弱民主党和传统官僚体系的影响力,同时在国际上对传统盟友施压,改变了拜登政府的“联欧抗俄”战略。
在文娱消费领域,更加自信的80、90、00后群体有望推动文化产业达到新高度。在消费领域,30-40岁的群体从来都是各国消费的主力人群。
从国际环境来看,当前,尽管美国仍被普遍认为是“超级大国”,但其国际影响力正在减弱。
美国政府的经贸政策动摇了美元体系,而美联储在维持美元吸引力和美债可持续性之间面临矛盾,导致其货币政策框架发生系统性改变,这可能影响全球资金对美国资产的看法。
近年一系列事件指向美国对于地缘政治的掌控力似乎有所弱化,除美国外的其他经济体对于地缘形势的态度或对能源价格的影响加大。
市场真正应该关心的不是西方 10 多亿人的市场,而是其余新兴市场 50 多亿人的潜在需求。
市场对产业“空心化”的担忧可能是过虑了。
9月,企业部门长、短期信贷改善幅度扩大,企业信贷融资修复加快;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少增大幅收窄、股票融资同比转为多增;企业信用扩张动能增强。2022年9月,企业债券同比少增大幅收窄至261亿元,股票融资同比也由前期少增227亿元转为多增249亿元,显示实体经济直接融资需求也快速修复,信用扩张动能恢复。
中国产业链的韧性意味着部分出口产品具备一定的机会。2022年中国对欧洲的有机化工品出口再次重回上行趋势。
我们分析如下: 汇率为何又现贬值:受美元上行叠加国内经济走弱影响。中长期看,全球变局背景下人民币韧性提升,汇率没有持续贬值基础。“811”汇改后,汇率弹性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上升,贬值对货币政策掣肘不大;
市场常用的宏观分析框架为什么逐渐失效?为什么对中国我们应该保持乐观?
综合来说,俄乌战争对商品市场的溢出效应,其影响范围可能会波及多个经济体的内部政治和外交战略。围绕俄乌冲突的制裁与反制裁,引发市场对美元、日元等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体系的忧虑。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俄乌冲突的次生影响,也就是两只灰犀牛叠加的情况下,全球贸易体系可能会更加碎片化。往后看,中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外部形势,我们认为中国的应对思路主要是两条主线。、中国将更强调稳定、加强与周边经济体的经贸关系,构建一个安全垫。围绕美欧俄的制裁与反制裁,使得投资者对于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的担忧程度上升。
至少有三个方向值得关注。
“ 历史经验来看,基建投资增速大约滞后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1-2个月(例如2018年11月,2020年5月),明年初基建投资有望回暖。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领先基建投资增速约1-2个月,明年初基建有望回暖。
王涵为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出口:11月出口增速超预期,生产恢复拉动扩散,价格支撑持续。2021年下半年以来,海外生产恢复拉动出口逻辑发生从美欧向东盟的扩散,9月以来价格对出口的支撑持续,出口体现较强韧性。
中长期我们应该对资本市场保持乐观。
王涵为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疫情影响下,消费恢复偏慢,从最近几个月的情况来看,消费恢复或遇到瓶颈,进一步明显回升可能要到疫情明显改善。PPI方面,高频原油等大宗价格、制造业PMI价格指数指向PPI环比或仍偏强,PPI同比或进一步走高。
2020-2021年欧洲经历冷冬,天然气库存快速消耗,降至历史低位。风险提示:欧洲通胀抬升,全球能源供应脆弱性上升。风险提示:欧洲通胀抬升,全球能源供应脆弱性上升。
拆分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来看,燃料、动力类上涨速度最快,环比涨幅为2.4%,但较上月下滑约0.8个百分点。
国际金价以美元计价,结合黄金的货币属性,本质衡量的是美元购买力。再结合实物黄金本身抗通胀、抗风险的特质来看,通胀、风险和美元流动性是影响国际金价的三大因素。因此,国际金价实际上反应了市场对于美元购买力的看法。从美元购买力的角度出发,则不难理解过去二十年金价变动的主因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