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业人文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铺天盖地的红丝线,是否让你感受到“灵魂的颤动”

第一财经 2021-12-21 09:06:22

作者:朱洁树    责编:李刚

艺术家盐田千春经历了21天的隔离,与助手一起花费16天时间,在龙美术馆(西岸馆)搭建起所有的展览装置,总共用去2000多个线团、20多万米丝线。

艺术家盐田千春的标志性作品形象,是铺天盖地的红色丝线,它们互相交叉、缠绕、纠结,最终占据了整个空间。当观众身处其中,为其所淹没,会受到深深震撼。

创造出这些作品的艺术家本人,是个轻声细语、看起来有些羞怯的日本女子。她经历了21天的隔离,与助手一起,花费16天时间,在龙美术馆(西岸馆)搭建起所有的展览装置,总共用去2000多个线团、20多万米丝线。

龙美术馆的中庭宏大而开阔,以往很少有作品能够驾驭这个空间的气场,细细的丝线却可以。它们一点一点爬上墙面,遍布天顶,探向地面,将任何可以触及的物件包裹起来,细若无物,却能吞噬一切。这件作品名为《未知的旅程》(2016/2021),密集的红色线从展厅中间几艘铁丝船内部涌出,在观众头顶缠结、交织、崩断、散开。当观众穿行于经过细密编织的宏大空间,是否,会如同展览作品所提示的那样,感受到“灵魂的震颤”?

未知的旅程 2016/2021,金属框架、红色线,展览现场图:“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1,摄影:Shaunley   © 德国波恩VG Bild-Kunst图片和盐田千春

“颤动的灵魂”于龙美术馆的展览从12月19日持续至明年3月6日,除了多件巨型装置作品,本次展览也包括雕塑、影像、绘画、舞台设计相关图稿等,全面回顾了艺术家1990年代至今的创作生涯。

盐田千春1973年出生于日本,而后移居柏林。自小她便是一个心思敏感的孩子。“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每年夏天都会去高知县的祖父母家,”艺术家清晰记得儿时回乡扫墓的情景,“当我们拔掉长在我祖母被埋葬的地方的杂草时……想象我拔草时可能会听到祖母呼吸的声音,这让我感到恐惧。”她以这份回忆为出发点,在后来的创作中经常运用泥土,象征着我们死后的归宿,以及生命的起源。

2001年,她远赴冰岛表演行为艺术作品,她路过一处神奇的地貌,看见滚烫的岩浆硬化成石头,袅袅升起的蒸汽,仿佛都是鲜活的生命。在自然中,她用红色丝线紧紧包裹自己的身体,那一刻,自身与自然仿佛融为一体。“那之后我回到柏林。望着人来人往,我再也无法理解他们为何而活。”

盐田千春起初学习绘画,而后转向行为艺术,又以丝线装置作品奠定了自己的风格,她的作品精致细腻,却又充满力量,表达了对记忆、焦虑、梦境、沉默等一些无形事物的情感。

沉默中 2002/2021,烧焦的钢琴和椅子、黑线,展览现场图:“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1,摄影:Shaunley   © 德国波恩VG Bild-Kunst图片和盐田千春

作品《沉默中》(2002/2021)源自于艺术家内心深处的记忆:9岁那年,邻居家发生了一场火灾。第二天,一架被烧得焦黑的钢琴静静伫立在屋外。“一种无法言喻的沉默笼罩了我。”从此以后,一架被夺去声音的钢琴留下的余韵,永远地留在了盐田千春的记忆深处。

艺术家也曾收集他人的物件进行创作。《聚集——追寻归宿》(2014/2021)位于龙美术馆二楼展厅的结尾处,数量庞大的旧行李箱由红色线挂起,有一些还在不断颤动。在艺术家看来,人们带着各自的目标离开了家乡,走得越远,越能抵达一个重新审视自己内心的地方。

外在化的身体 2019/2021,牛皮、青铜,展览现场图:“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1,摄影:Shaunley   © 德国波恩VG Bild-Kunst图片和盐田千春

2年前,盐田千春得知自己癌症复发,她将红色的丝线与残缺的肢体联系在一起,展现灵魂和身体逐渐分离的一种感受。《外在化的身体》(2019/2021)是艺术家本人对生命的思考。而今,身处疫情当中的艺术家又开始了一个名为《我希望》的艺术项目,她希望借此让大家共同去想象一个更加值得期待的未来。

各种各样难以言喻的情感以及内心触动汇集在一起,形成了这次名为“颤动的灵魂”的展览,艺术家也渴望将这份感受传递给观众。在展览开幕之际,盐田千春接受了第一财经的专访。

2020年盐田千春在其工作室内,图片由盐田千春工作室提供。摄影:Sunhi Mang

第一财经:每当参观者进入展厅,总会被占据整个空间的密密麻麻的细线所震撼。你在作品中要传达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你期待观众做出何种反应?

盐田千春:我作品的核心概念是不存在的存在。我在每一件作品中用不同的方式探索这个概念并将其用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当参观者进入空间,我期待他们被这背后的概念所迷惑和纠缠。这就像是,一种顿悟。第一次的相遇,第一瞥,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这意味着,参观者如何进入空间是至关重要的。另一方面,参观者可以自由地体验和感受,我并不会规定或者期待他们做出某种一致的反应。

第一财经:你经常会使用红色、白色或黑色的丝线,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盐田千春:红色,象征着血液、身体和人际关系。白色是纯净的——在日本,它与死亡联系在一起,它是空无,是永恒。黑色像是墨水画线,它很深,也像是宇宙或者夜空。

时空的反射 2018,白色礼服裙、镜子、金属框架、黑线,展览现场图:“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1,摄影:Shaunley   © 德国波恩VG Bild-Kunst图片和盐田千春

第一财经:记忆和情感是你创作的重要源泉。你在日常生活中会如何处理它们?

盐田千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会带给我灵感。在我的生活中,不时会有小小的问题闪现在脑海。就像我刚起床时,床上会留有凹陷,我会站在床边,观察曾经占据那个空间的身体逐渐消失不见。

第一财经:你会收集他人的物品和故事,将其编织进你的作品中。有没有哪个故事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盐田千春:我有时候会为了作品去收集他人的物品,那些带着记忆的物品,或是因为种种原因对于个人特别珍贵的物品。我记得,有次我为了一件装置作品在日本收集物品。我收到一件玩具,马上认出它是来自冲绳的。因为玩具车里的司机位是在左边的。冲绳一直到1972年才成为日本的一部分,那时候,冲绳的车是靠右行驶的,后来他们才改成靠左行驶。在那段时间,对于冲绳人来说,这样大大小小的日常生活的改变有很多。

聚集—追寻归宿 2014/2021,行李箱、马达、红色线,展览现场图:“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1,摄影:Shaunley   © 德国波恩VG Bild-Kunst图片和盐田千春

第一财经:你如何处理作品与空间的关系?有没有哪种空间,会特别激发你的创作欲?

盐田千春:我喜欢在老屋、废弃的工厂创作。那样的空间拥有很多记忆,留有曾经生活的气息。

第一财经:当你在一个空间中创作作品,你会从哪里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通常这会花费多少时间?它是不是会像是一场冥想,或是某种仪式?

盐田千春:我通常从屋顶开始往下编线。对于大型装置而言,我与一支10人团队共同工作,整个过程大概持续2周。当我无法再继续加入更多线索,我就知道作品完成了。为展览空间创作装置是一件具有时限性的事情,有一个确定的截止时间。当我在自己的工作室创作时,确实像是一场冥想。

第一财经:你来自日本,工作与生活于柏林。这些不同的地方及其文化如何影响了你和你的艺术?你的身份认同是什么?

盐田千春:25年前,我从日本移居到柏林。柏林是一个人口多样化的城市,这与日本不一样。在柏林,和不同背景、文化的人群生活在一起,会让我更经常念及自己的身份,并将自己看得更清晰。

串联微小回忆 2019/2021,综合材料,展览现场图:“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1,摄影:Shaunley   © 德国波恩VG Bild-Kunst图片和盐田千春

第一财经:展览名为“颤动的灵魂”,你会如何阐释这个标题?

盐田千春:展览的名称来自我对灵魂这个概念的困扰:灵魂居于身体的什么部位?它从哪里诞生?当肉体消逝,它会去往哪里(如果确有那么一个归处)?动物是否也拥有灵魂?

第一财经:“颤动的灵魂”曾在森美术馆展出,这次在龙美术馆的展览会有什么不同?

盐田千春:龙美术馆的建筑空间与森美术馆截然不同。因此,参观者如何进入作品,也会完全不同。我会为龙美术馆重新创作,对同一件作品进行重新的布局。

第一财经:因为疫情,隔离成为了国际旅行的一个必要步骤。这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怎样的影响?

盐田千春:因为隔离和社交距离规定,当我在柏林的时候,我只和家人在一起。当我进行国际旅行时,我基本上总是独自一人。自从疫情开始,我就始终身处在这两种极端状况中。在我独处时,我画了很多手绘。

第一财经:疫情给你带来什么新的感触?你有新的创作计划吗?

盐田千春:疫情期间,我开始了一项新的创作计划,名为《我希望》。这件作品包括来自全球的5000封书信,这些信描述了每个人的希望。也许未来难以预料,我让人们写下他们的梦想,这或许让我们自己超越当下的挣扎,即便只是一刻,共同去想象一个更加值得期待的未来。

我们将去往何方 2017/2021,白色羊毛、金属线、绳,展览现场图:“盐田千春:颤动的灵魂”,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2021,摄影:Shaunley   © 德国波恩VG Bild-Kunst图片和盐田千春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