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十四五”取得开门红——2021年12月兼年度经济数据点评

2022-01-18 17:44:36

作者:罗奂劼    责编:杨斐然

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两年平均增长6.1%,彰显出我国强大的生产供给能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3.9%,投资对于稳增长仍发挥重要作用;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长3.9%,消费保持平稳复苏态势;出口同比增长21.4%,显示出较强的韧性。展望2022年,内需进一步复苏有望推动经济超预期增长。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较上一年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8.3%,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4.0%。2021年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预期目标完成情况良好,为实现“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两年平均增长6.1%,彰显出我国强大的生产供给能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3.9%,投资对于稳增长仍发挥重要作用;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长3.9%,消费保持平稳复苏态势;出口同比增长21.4%,显示出较强的韧性。展望2022年,内需进一步复苏有望推动经济超预期增长。

 

工业生产增速继续加快

2021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两年平均增长5.8%,环比增长0.42%,连续3个月同比增速加快,与PMI走势一致。四季度工业利用率为77.4%,较三季度上升0.3个百分点。表明在多重因素驱动下,工业生产自9月探底以来平稳回升的态势进一步明确。一是在政策支持下,煤炭供应不断好转。二是芯片短缺继续改善带动汽车生产7个月以来重回正增长。三是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下降进一步提振中下游企业的生产信心和积极性。四是新能源和高技术制造业发展持续向好。

图片

在“稳增长”的基调下,环保限产政策亦有所放松,使得中上游耗能较高的行业和产品增长加快。从主要行业增加值来看,尽管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纺织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下降2.5%、2.4%和0.2%,但降幅均大幅收窄,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同比增长0%,结束了连续多个月下降的局面,汽车制造业则同比增长2.8%,时隔数月重回正增长轨道。从主要产品的产量来看,粗钢、生铁、钢材、水泥和焦炭同比下降幅度分别大幅收窄至6.8%、5.4%、5.2%、11.1%和10.7%。燃油轿车和SUV分别同比增长7.4%和5.2%。与此同时,新能源领域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新能源车、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核能发电分别同比增长113.5%、30.1%、18.8%和5.7%。

2021年,工业生产的结构性调整继续有序推进。一是中高端制造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2%和12.9%,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8.6、3.3个百分点。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分别增长145.6%、44.9%、33.3%、22.3%。二是私营企业增速最快。

2022年,在能耗双控进一步改善,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推进以及出口韧性犹存的共同推动下,工业生产将继续保持温和增长的态势。

 

消费将有较大修复空间

由于受到多地散发疫情的影响,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1.7%。尽管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并且2021年消费的两年平均增速低于疫情前的水平,但消费仍然存在较大的修复空间。多重因素导致2021年消费增速前高后低,且离疫前水平差距较大。一是由于下半年多地疫情出现反复,对餐饮和旅游等服务业消费带来较大影响;二是在疫情反复、价格上涨和经济下行压力下,居民对未来的收入预期较为谨慎,四季度防御性储蓄上升,消费动力不足;三是教培、房地产和互联网等部分行业就业压力较大;四是“缺芯”导致汽车消费持续不振;五是房地产市场疲软拖累相关消费。

图片

从12月的具体销售商品来看,春节相关消费活跃,汽车消费进一步回暖,但餐饮和部分可选商品对消费形成较大拖累。其中餐饮连续2个月下降;在可选商品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和金银珠宝类分别下降6.0%、3.1%和0.2%,通讯器材增速也大幅降至0.3%。另一方面,随着元旦和春节的临近,日用品类、粮油和食品类、饮料类以及烟酒类均有不错表现,分别增长18.8%、11.3%、12.6%和7.0%。随着原因价格的进一步下降,石油及制品类继续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汽车下滑进一步收窄2.4个百分点至7.4%,提升整个消费约0.24个百分点。

尽管2021年消费恢复稍显疲弱,但2022年仍存在较大修复空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有望恢复至疫情前的潜在增长水平。一是全球疫情好转趋势不变。疫情对于消费的影响是把“双刃剑”,疫情一旦明显好转,消费反弹力度惊人。二是随着“缺芯”问题的不断缓解,汽车销售逐步回暖。三是房地产信贷政策有所松动,带动相关消费改善。四是在“稳增长”的基调下,就业能够保持良好态势,居民收入持续修复可期。

 

制造业投资仍将拉动投资的主要推手

2021年投资呈现出制造业投资强势,房地产投资平稳和基建投资低迷的分化态势,制造业投资成为2021年带动投资增长的主要推手。1-12月,制造业投资同比上涨13.5%,房地产投资增长4.4%,基建投资增长0.4%。投资结构继续改善,一是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2021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1%,快于全部投资12.2个百分点。二是民间投资继续成为投资主体。2021年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56.5%。

图片

2022年,在房地产投资整体下行的大背景下,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有望共同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取得较快增长。从财政资金层面来看,2021年公共财政超收且专项债发行后置,据统计约有1.4万亿资金效果将结转到2022年体现,同时去前四季度财政已经下达提前批地方专项债约1.46万亿。结合2021年11-12月专项债投入金额,预计约有接近万亿规模的专项债资金将在一季度形成支出,将有力推动开年基建快速增长。从政策层面来看,无论是发改委、中国央行还是国常会对于从财政金融上支持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的表态均更为积极和紧迫,同时各级政府对于中小民企的扶持也会持续深化。从生产和外需层面来看,2021年12月制造业PMI连续第2月扩张,工业增长连续第3个月加快,出口规模再创新高,表明制造业和工业生产已基本从低位反弹并企稳,并且2022年来自欧美和东盟中间品的需求空间仍将较大,我国出口韧性犹存。从项目端来看,在“十四五”的战略大背景下,新基建和中高端制造业将会得到大发展。在多重利好的推动下,基建和制造业投资项目将加快推进。综合来看,尽管房地产投资会在2022年进一步放缓,但空间亦已不大,且占投资的比重比也较前几年有所下降,同时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约占整个投资的比重上升到六成左右,两者的快速推进将会推动2022年投资的增速明显高于2021年,并向疫情前的常态增速收敛。

 

内需复苏推动2022年经济超预期增长

展望2022年,在内需持续复苏的推动下,GDP超预期增长可能性较大。当前全球各国对于变异病毒的应对能力和重视程度有所加强,国内对于疫情反弹的防控能力较高;在2022年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和中美GDP增速有所接近的大背景下,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2年“稳”经济和偏宽松的政策导向,政府会不断出台有利于逆周期调节和稳增长的政策,推动投资增长加快,消费修复加速,出口韧性保持。具体来看,基建和制造业投资有望在政策和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共同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取得较快增长。尤其是基建投资,2021年四季度中大规模发行的专项债都将体现在2022年的实物工作量之中,各地的项目资源也会推迟到2022年来展开,从而推动基建超预期增长。消费虽然受疫情散发影响,但复苏趋势不变,在防控措施得当的情况下可能逐季走好,拉动内需恢复,并对经济增长形成支撑。鉴于我国拥有强大和稳定的生产供给能力,出口增速虽然边际放缓,但表现仍将较为平稳。综合来看,鉴于内需会有相对较好的表现,2022年经济运行出现中性偏乐观的情况概率较大,经济增长有望前低后高,并且增速逐季收敛至正常水平,不仅能完成市场普遍预期的5.5%左右的增长,而且有望达到5.7%左右的较高水平。

(作者系植信投资研究院宏观高级研究员)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