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贝莱德可持续投资达5000亿美元,再呼吁企业关注气候变化和ESG

第一财经 2022-01-20 20:35:57

作者:周艾琳    责编:徐燕燕

资本在推动企业减碳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近日,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董事长兼CEO劳伦斯·芬克(Larry Fink)发布了《2022年致企业首席执行官函》,文中再次呼吁企业关注气候变化下的自身转型以及ESG等问题。

贝莱德中国区负责人汤晓东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贝莱德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投资规模高达5000亿美元(全球整体为4万亿美元)。在投资实践中,具体支持减排的操作包括:专注去碳化交易和新能源汽车的策略;2021年,贝莱德向突破式的新能源催化剂项目( Breakthrough Energy Catalyst) 捐款1亿美元,用于投资清洁能源技术;通过气候融资合作项目(Climate Finance Partnership),倡议公共和私营部门投资新兴市场气候相关基础设施;与投资者共享其信息分析能力,披露企业在绿色转型进程中的实体风险和转型风险。

至2021年底,贝莱德的资产管理规模高达10万亿美元,作为客户的资产管理受托人,贝莱德需要扮演客户与他们所投资企业之间桥梁和纽带的角色,即“服务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资本主义”。

贝莱德此前宣布,逐步减除主动投资组合中动力煤生产占收入超过25%的企业。芬克此次也在信中呼吁,企业应按照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的要求进行披露,因为这是了解一家企业应对未来的能力的重要工具。

不过,芬克也表示,不会把从油气公司撤资作为一项投资政策。“撤出投资整个行业,或单纯地把碳密集型资产从公开市场转移到私营市场,并不能实现净零世界…在覆盖广泛的碳密集型行业中,具有前瞻视野的企业正在寻求业务转型,而这些行动是经济脱碳的关键部分。我们认为引领转型的企业为客户提供了重要的投资机会,而推动资金流向这些企业。”

事实上,减碳和气候变化也是ESG中的E一项的关键议题。此次,芬克呼吁企业进一步关注ESG,并称将继续赋予客户在ESG议题上的投票选择权,旨在积极影响企业的ESG表现。

“2018年,我曾表示希望把贝莱德的尽责管理团队规模扩大一倍,至今该团队仍然是行业中规模最大的团队。”芬克称,贝莱德正推行一项措施,利用科技让更多客户可以对他们所投资的企业自主作出投票决定。目前,某些市场的机构客户,包括服务六千万名退休人士的养老基金,可以拥有这个选项,并正寻求扩大相关的覆盖范围。

在中国,ESG评级较低的企业并不一定会被资管机构剔除,但资管机构有责任与企业进行积极沟通,并改善其ESG表现。贝莱德基金是首家在华开业的外资独资基金公司,并发行了A、H股产品。汤晓东告诉记者:“贝莱德对提升企业治理及投票选择权的重视,是贝莱德在全球范围内的行动。由于市场环境、企业治理方式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同,我们将会代表客户参与公司治理,并会根据相关地方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调整,以符合相应的规定,为中国市场的相关发展作出贡献。”

汤晓东提到,贝莱德专门的大中华区尽职管理团队,一直在积极主动地与中国的公司就治理相关的话题进行沟通,包括油气行业在内,就公司如何管理可持续发展风险、是否能长期创造股东价值等相关议题,分享全球市场在信披或具体实践方面的领先案例,并鼓励公司提升总体ESG治理水平。

在去年10月,贵州茅台单周一度大跌超6%,而这恰逢MSCI近期下调茅台ESG评级至CCC级(此前为B级),导致其成为全球20大市值公司中获得最低ESG评级的企业。第一财经曾报道,随着外资不断加码A股,ESG将成为其考核被投企业的关键部分。当时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多家中、外资基金人士,他们普遍表示,对于ESG评级差但盈利指标等符合要求的公司,一般外资基金仍会留出20%~30%的持仓比例,要求基金经理或研究员与公司进行ESG沟通(ESG engagement),旨在改善相关公司的ESG披露和ESG状况。但对于有严格标准的被动ESG基金,这类公司很可能会被剔除。

多位业内人士也对记者表示,目前国内基金对ESG的关注度仍非常有限,但现在ESG评价机构较繁杂,很多机构对同一家公司的评价结果差异较大。大多数国际机构对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考虑不足,对中国公司的ESG评分系统性偏低,而国内尚未形成具有共识的ESG标准。因此,构建适合中国市场的ESG评价方法和标准非常重要。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智启绿能 行致中和——2025零碳峰会正式举行

本届大会由第一财经、长三角国际绿色发展联盟共同主办。

191 08-29 23:58

“2025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倡导活动”北京站活动举行,青少年携手点亮气候行动力

“2025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倡导活动”活动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中国气象学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天气网承办。北京站活动由中国天气网、北京市气象学会与第一财经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承办。通过一系列寓教于乐的环节,青少年们系统了解了气候变化的科学规律与现实挑战,并通过实践行动点亮了属于自己的“气候担当”,迈出了守护地球的第一步。

99 08-26 14:45

“2025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倡导活动”上海站活动举行,青少年参与者亲手实践“守护地球第一步”

“2025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倡导活动”活动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中国气象学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天气网承办。上海站的活动由上海市气象学会与第一财经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承办,近百名青少年和家长通过专家课堂与手工实践,深入理解气候变化,亲手制作气象主题冰箱贴,迈出成为“敢作气候担当”的第一步。

144 08-12 18:04

气候变化威胁能源安全,如何应对和评估

极端天气正对能源系统构成系统性威胁,包括风速减弱影响风电效率、高温干旱加剧供电紧张。

141 08-09 16:29

对话世卫官员:气候变化加剧病媒疾病扩散,但全球应对资金不足

据世卫估计,在2030年至2050年期间,气候变化将导致全球每年额外增加25万人死亡。

523 07-26 08:26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