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在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各地区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批准的预算,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一是财政收入完成预算。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5万亿元,与2012年的11.73万亿元相比,接近翻一番。具体看,2021年收入比上年增长10.7%,与2019年相比增长6.4%,完成收入预算。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1.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9%。中央和地方均有一定超收,主要是经济恢复性增长,再加上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涨幅较高等因素拉动。
二是财政支出控制在人大批准的预算以内。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63万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3.5万亿元,比上年下降0.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0.3%。
三是减税降费政策有效落实。财政部坚持把减税降费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举,精准实施减税降费,突出支持制造业升级和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在“十三五”期间累计减税降费超过7.6万亿元基础上,2021年又新增减税降费超1万亿元,特别是三季度以来,为缓解企业资金困难和经营压力,允许企业提前享受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缓解困难、更好发展,留住青山、赢得未来,实现“放水养鱼”“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
四是强化跨周期调节,促进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跨周期调节,根据经济运行情况把握债券发行力度和节奏,总体上前慢后快。一季度经济恢复态势较好,适当放缓总体发行节奏,下半年面对新的经济下行压力,加快地方债券特别是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地方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超过全年发行额的七成,第四季度专项债券安排的支出约占全年支出总额的五成,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五是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各级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同时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全国教育支出3.7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4%;卫生健康支出1.92万亿元,在2020年疫情防控高基数增长的基础上(上年是增长了15.3%),2021年继续保持较高强度,支出规模与上年基本持平。
六是直达资金效能继续提升,惠企利民精准有效。财政部门实施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范围,全年中央财政共下达直达资金预算指标2.8万亿元,各地累计实现实际支出2.67万亿元,占中央财政已下达的95%,为地方落实惠企利民政策和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提供更好财力保障。
对金融、电力、石油、铁路、高速公路等领域税费收入,可作为省级收入,也可在相关市县间合理分配。除按规定上缴财政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外,逐步减少直至取消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政府间收入的做法。
将更多行业纳入按月全额退还留抵税额政策范围,预计新增留抵退税1420亿元,今年出台的新增留抵退税总额达到约1.64万亿元。
经研究,中央财政提前下达第三批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转移支付资金预算指标,支持地方落实好留抵退税和其他减税降费政策,有效弥补政策性减收,缓解财政收支矛盾,促进县区财政平稳运行。
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大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补充、担保费补贴等支持力度。
第一财经
APP
第一财经
日报微博
第一财经
微信服务号
第一财经
微信订阅号
第一财经
VIP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