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月价格数据:CPI同比上涨0.9%,前值1.5%,环比上涨0.4%;PPI同比上涨9.1%,前值10.3%,环比下降0.2%;PPIRM同比上涨12.1%,环比下降0.4%。
春节假期提前小幅拉高CPI,猪肉价格仍在下降。1月CPI同比增速回落的主要动因是猪肉价格下降。但核心CPI同比涨幅与前值持平于1.2%,主要原因在于2022年春节提前,相关服务和旅游需求相应前移至1月,对应项目的价格涨幅也排名靠前。
上游涨价逐步向下游传导,但需求偏弱可能会影响传导效果。从“CPI-PPI”和“PPI-PPIRM”剪刀差看,上游涨价已经开始向下游传导。但后续外需大概率回落可能会影响价格传导效果,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盈利仍面临压力。
下半年可能会出现“猪油”共振的局面。从目前情况看,市场一致预期原油价格将维持较高水平。同时,国内猪肉价格处于周期底部,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出现环比下降。这意味着,气温逐渐升高带动猪肉需求回升的过程可能会伴随猪肉价格上涨。在这种情况下,CPI涨幅将会明显抬升,不排除突破3%的可能性。
(作者系宜信财富首席宏观经济研究员王好)
接下来要重点关注外贸环境变化可能对国内工业品价格带来的影响
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比上年同期均下降2.3%。
从边际变化看,提振消费需求等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核心CPI明显回升,同比上涨0.5%,供需结构有所改善,价格呈现一些积极变化。
国家统计局称,1-2月份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发展态势向新向好。
2月物价回升的新亮点不多,仍然在于旅游和国际油价、有色金属价格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