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据中国汽车协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过350万辆,同比增长均为1.6倍,市场渗透率达13.4%,较2020年高出8个百分点。乘联会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中已经达到53%,在全球纯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占比更是高达61%。那么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如此迅猛,在全球究竟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陈方若表示:我们其实有非常多新能源汽车出口其他国家,但是我觉得在国际舞台上面的路可能还是很长的,像汽车还是相对复杂的一个产品,有可能在很复杂的供应链里面某一个环节或某几个环节,我们的技术没有达到,受制于国际上的约束,可能就会影响到我们产品的质量。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长接连打破历史记录,增长速度远超预期,与此同时,供应链安全保障方面的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全球集成电路制造产能持续紧张,汽车“缺芯”成为摆在全球汽车厂商面前的难题。如何才能增强供应链的韧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本期《意见领袖》张媛对话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陈方若。敬请期待
工信部将组织编制“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两次车祸,车门打不开均为核心争议之一。
这一项目是国家标准GB/T 45688-2025落地实施的重要示范,也将为全国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提供“上海模式”。
深入推进产品价格监测、产品一致性监督检查、缩短供应商货款账期等工作,开展网络乱象专项整治、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和缺陷调查,确保产品安全、质量可靠。
加快出台新能源汽车电耗限值、电池回收利用安全等标准,引导企业深化科技创新,持续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