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加快打造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稳妥有序推进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连点建设。而在全国两会上,如何加快推动算力网络创新发展,推进“东数西算”落地也成为了人大代表热议的话题。
“东数西算”作为国家又一项重要战略工程,对数据中心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长期拉动作用,算力产业每投入1元,将带动经济产出3到4元;算力规模平均每增长1%,能撬动数字经济增长0.4%、GDP增长0.2%。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认为,算力是继热力、电力之后新的关键生产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加快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对加强国家综合实力、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具有重大意义。
截至目前,我国数据中心规模已达500万标准机架,算力达到130EFLOPS(每秒一万三千亿亿次浮点运算),随着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持续渗透,全社会对算力需求仍十分追切,预计每年仍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但发展算力网络亟需破解创新研发基础薄弱、产业现代化水平低、算力需求尚待激发三大难题。”杨杰说。
杨杰从“顶层设计、技术创新、产业推进、应用孵化、配套政策”等五个方面提出建议,包括成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异构计算产业布局,发挥龙头领军企业的“链长”作用,协同上下游企业,制定产业链供应链图谱及协同发展计划,推动异构计算产业链本土化、供应链多元化,确保异构计算产业安全稳定等。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移动总经理杨剑宇则建议,优化“东数西算”网络结构,实施东、中、西部区域梯次布局,在中部增加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
杨剑宇表示,在中部部署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一是可以有力支撑中部地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可高效支撑本区域工业互联网、金融证券、灾害预警、远程医疗、无人驾驶等抵近一线、高频实时交互型业务热数据的就近存算需要,并以信息化带动本地传统支柱产业如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积极拥抱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把中部地区的市场和人口红利转化为数据红利和智能红利,有力推动中部崛起。
此外,由于数据中心需要很多高性能计算芯片,在业内来看,相关高性能计算芯片、通信芯片、接口芯片等硬件设施迎来利好,比如数据处理量提升势必反向刺激数据处理速度,CPU、GPU等高性能计算芯片需求有望持续提升。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信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万新恒表示,“东数西算”之后便是”芯云融合”。DPU(数据处理单元)等处理芯云融合解决方案,最直接的作用是作为 CPU 的卸载引擎,接管网络虚拟化、硬件资源池化等基础设施层服务, 从而释放宝贵的 CPU 资源来运行上层应用,实现了以数据为中心的业务和基础设施操作的分离,进而降低网络数据对数据中心的依赖,缓解东部应用端对网络数据的处理需求,让数据中心真正回归数据计算,解决供需失衡问题。
万和证券表示,算力资源有序转移,供给侧竞争有望缓解。由于数据中心对网络依赖性强,因比主要布局于网络节点普遍集中的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但随看数据中心大规模建设受制于东部地区能耗指标紧张、电力成本高昂等因素,且西部地区网络带宽小、跨省数据传输费高等瓶颈,国家部署的“东数西算”即是围绕数据中心重构网络格局的顶层设计。同时,国家引导算力资源有序向西转移,从而解决东部不足、西部过剩的局面。
截至发稿,鸿博股份3连板,利通电子、ST华通涨停,平治信息、亿田智能、润建股份等多股涨幅居前。
全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出有针对性的金融支持措施,助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研究建立“超长期国债+超长期贷款”服务模式,高效支持“两重”建设。
一图速览
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汽车出海继续成为热门话题。
2025年全国两会,“就业”问题仍是焦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目标1200万人以上,并将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当前,就业市场存在结构性矛盾,AI等新产业创造新岗位,但部分劳动者面临技能错配。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加强职业培训、完善社保政策,以更精准的支持促进稳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