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百年变局:步入新旧交叠的国际政治周期

2022-03-14 13:07:21

作者:鲁政委    责编:张健

美国学者莫德尔斯基借助过去500年的历史经验发现,国际政治格局每过100至120年左右就会发生重构。

美国学者莫德尔斯基借助过去500年的历史经验发现,国际政治格局每过100至120年左右就会发生重构。1494年以来国际政治经历了5轮周期,平均长度约109年。照此推算,我们当前正处于这一轮政治周期的尾部阶段,这是旧的国际政治体系逐渐走向衰落的阶段,也是军事冲突容易发生的阶段。

在国际政治长周期的变化中呈现如下规律:

第一,经济实力是决定政治地位的基础,每一轮政治周期的主导国都在当时全球领先的产业中占据独到的优势。因此,国际政治周期与康波周期密切相关。在5轮政治周期中,有4轮周期中主导国确立地位的时间较康波的顶部早10到20年。

第二,主导国的衰落往往与领土纠纷和战争有关。因此,在新一轮政治周期开启前的20至30年通常是战争的多发期。

第三,在新旧政治长周期交叠之际,后来的主导国未必是对旧主导国的挑战者,而常常是鹬蚌相争中的“渔翁得利”者。

第四,在新旧政治长周期交叠之际,我们需要对地缘政治变化导致的资产价格波动风险,以及黄金等避险资产的价值保持高度关注。

近期俄乌冲突吸引了全球目光,市场开始关注俄乌冲突之后国际格局的演变。其实,早在1978年,美国学者莫德尔斯基(Modelski,1978)基于过去500年的历史经验提出了著名的“莫德尔斯基定律”,即国际政治格局每过100至120年左右就会发生一次重构;每一轮国际政治周期通常伴随着制度和技术领域的革命性创新,也可能出现战争冲突和国际霸权的转移。

鉴古可以知今。本文将简要介绍15世纪以来国际政治周期的轮换,并尝试从中发现国际政治格局重构过程中的规律。

一、国际政治格局演变史

莫德尔斯基在1978年提出,1494年以来的国际政治经历了5轮周期。这5轮周期中国际格局的主导国分别是葡萄牙、荷兰、英国、英国和美国。如果用该国海军实力在全球取得绝对优势地位的时间来划分的话,上述5轮周期的起始时间分别为1510年、1610年、1715年、1810年和1945年,周期的平均长度约109年。

1、葡萄牙的崛起与衰落

在亚欧之间的海上通道建立前,东西方贸易主要掌握在威尼斯共和国手中。1497年,达·伽马奉葡萄牙国王之命寻找通往印度的海上航路,并于1498年到达印度,开辟了从欧洲直达印度的海上航路。

在葡萄牙的势力向东方拓展时,老牌贸易强国威尼斯却陷入了战争的泥潭。1494年法国、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为了争夺意大利而陷入混战。战争主要在意大利本土展开,对意大利的经济与社会产生严重的破坏。随着威尼斯的衰落和葡萄牙的崛起,欧洲经济的重心开始从地中海沿岸向大西洋沿岸转移。

此时,西班牙也在扩张海外势力。为了调和葡萄牙与西班牙在海外扩张过程中的纠纷,1494年教皇实行仲裁,两国签订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划定了“教皇子午线”,界限以东归属葡萄牙,界限以西归属西班牙,由此确定了西班牙与葡萄牙各自的海外势力版图。

然而,1580年葡萄牙国王去世后,发生了葡萄牙王位继承战争。当时拥有继承权的人之一——西班牙国王出兵葡萄牙,并最终兼并了葡萄牙。随后,西班牙国王将大量财力投入到欧洲大陆的战争中,而不是用于发展经济。在此过程中,西班牙对荷兰进行贸易限制,迫使荷兰探索建立自己的远洋航线。

2、荷兰的崛起与衰落

16世纪至17世纪之间,为了争取荷兰独立,荷兰与西班牙之间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为了惩罚荷兰,西班牙对荷兰采取了贸易限制措施,荷兰便开始自己寻找通向东方的航道,并逐渐取代了葡萄牙在东西方香料贸易中的地位。到了1600年,荷兰已经控制了波罗的海地区3/4的运输业。[1]

在崛起过程中,荷兰开创了多项新的组织形式。1602年荷兰成立了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即东印度公司,并由政府持有部分股份。1609年,荷兰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阿姆斯丹证券交易所,和欧洲最早的银行之一——阿姆斯特丹银行。

1672年至1678年间,荷兰与法国之间爆发战争,标志着荷兰由盛转衰。虽然荷兰海军强大,但陆军实力不及海军。而且由于瑞典与法国结盟,反法同盟腹背受敌。最终荷兰虽然恢复了国土,国力也遭到了明显的削弱。需要注意的是,在荷兰与法国作战期间,虽然英国和荷兰之间出现过数次海战,但荷兰海军优势明显,打败了英国海军。1688年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成为英国国王,使荷兰与英国成为紧密的盟友。

3、英国的两次崛起与衰落

受困于陆上战争的荷兰渐渐丧失了其在海洋上的影响力,英国海军借机发展壮大,英国的对外贸易随之快速增长。计秋枫(2013)指出,英国的对外贸易总额从1697年的673.5万英镑增长至1797年的4993.1万英镑,100年中增长了641.9%。

在第一次崛起的过程中,英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在国际秩序方面,1713年英法两国签订了乌得勒支合约,引入了均势概念,通过维持欧洲大陆各势力间的均衡来求得暂时的稳定。在经济方面,光荣革命后英国吸取了荷兰金融创新的经验,英国政府开始大量发行国债。1691年,英格兰银行建立。英格兰银行为英国政府提供了120万英镑的永久贷款,并得到了经营国债的特权。国债和英格兰银行为英国海军与贸易的扩张提供了强劲的支持。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是英国第一次霸主地位由盛转衰的标志。1775年至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使英国损失了大量海外殖民地。1789年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的大肆扩张破坏了欧洲大陆的均势局面。

不过,经过对拿破仑的长期鏖战,第六次反法同盟终于获得决定性的胜利。1814年的巴黎和约和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再度恢复了欧洲大陆的均势局面,英国的海军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巩固。1815年,英国海军舰只数量占到全球军舰总数的一半,总吨位达到60.9万吨。

在第二次崛起的过程中,工业革命使英国在经济领域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强化。18世纪末19世纪初,瓦特多次改良蒸汽机,并运用于纺织等工业领域。到1880年,英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份额达到22.9%。

不过,1871年德意志统一后,德国开始快速发展。到1913年德国制造业产出占全球的14.8%,超过了英国的13.6%。同时,德国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电力和石油化工业。20世纪初,德国的有机化学工业掌握了全球90%的市场。值得一提的是,1900年美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份额就已经超过英国。不过,当时的美国奉行“孤立主义”,无意在全球范围内大幅扩张势力。

与德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和大萧条标志着英国的地位由盛转衰。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实现工业化,殖民地范围辽阔的英国越来越难以在每一个区域都保持绝对的优势,于是英国开始在远东和美洲等地区进行战略收缩,集中力量应对崛起中的德国的威胁。1898年起,德国多次通过海军扩军法案并扩大舰队规模,英德两国进入激烈的军备竞赛。1912年,德国通过了一项增加战舰并要求德国舰队保持高度戒备状态的海军扩军法案。随后,英国宣布德国每根据上述法案增加一艘战舰,英国就会新建两艘。到1913年,德国终于因为难以进一步扩大海军开始而停止了军备竞赛,但英德两国的军舰吨位之比已经从1880年的7.4:1缩小到1914年的2.1:1。1914至1918年,以德国为代表的同盟国和以英国为代表的协约国之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一战以德国的失败而告终,但英国的实力也被大幅削弱,为战后无产阶级革命和被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创造了条件。之后的大萧条进一步削弱了英国的经济实力。到1938年,英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份额已经下降到10.7%,不及1880年的一半。

4、美国的崛起

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崛起的经历更加特殊。格雷厄姆在《注定一战》一书中指出:“英国不是通过战争来挑战美国的崛起,而是通过适应美国的崛起,创造了‘伟大的和解’。因为在其他地方,英国要面对更多凶险和临近的威胁;而在西半球,没有任何美国的竞争对手可以作为英国的盟友。为了保卫大英帝国的财产,英国别无选择,只能迁就美国人。”因此,美国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逐渐积累实力。上文中提到,1900年美国在全球制造业产出中的份额就已经超过英国,但其国际政治地位的变化更加缓慢。

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才逐渐确立了其在国际政治体系中的地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意图建立新的世界秩序,但没有成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和德国等老牌国家的实力被严重削弱,美国才终于成为国际政治格局中新的主导国。

崛起后的美国进行了一系列制度与经济领域的创新。在国际政治秩序方面,倡导建立联合国,构建了多边外交合作框架,并通过战略核威慑来遏制核战争。在经济方面,通过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等领域的创新引领了第三次工业革命。

目前,美国依然是全球GDP规模最大的国家,但其相对地位正在削弱。美国GDP在全球GDP中的占比已经从2001年31.5%的高位下降至2020年的24.7%。近年来,法国推动欧盟实现战略自主、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等都反映出美国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影响力有所弱化。

二、政治周期的规律

从上文中我们不难看出,国际政治周期的更迭有一定规律可循:

第一,经济实力是决定政治地位的基础,每一轮政治周期的主导国都在当时全球领先的产业中占据独到的优势。在工业革命之前,能够控制东西方贸易的经济体就能够积累财富并成为国际政治格局的主导者。在工业化开始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引领者英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引领者美国都成为了国际政治格局的主导者。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德国、美国、英国等经济体几乎同时展开,没有绝对的引领国。

正因为经济实力决定政治地位,国际政治周期与康波周期密切相关。在过去5轮的政治周期中,有4轮周期中的主导国获得海权的时间较康波的顶部早10到20年,仅在1轮周期中主导国获得海权的时间较康波的顶部晚10年。

第二,主导国的衰落往往与领土纠纷和战争有关。葡萄牙和荷兰处于当时纷争多发的欧洲大陆,均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消耗了国力。英国虽然是一个岛国,但其维持辽阔海外殖民地的军费开支巨大,且需要通过财力、人力的干预来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局面。历史经验显示,在新一轮政治周期开启前的20至30年通常是战争的多发期。

第三,新主导国可能是“鹬蚌相争”中的“渔翁得利”者。在每一轮政治周期中,挑战主导国地位的经济体可能陷入与主导国的战争或军备竞赛之中。在主导国与挑战国均消耗了大量国力之后,主导国的同盟国家反而可能“渔翁得利”,成为下一轮政治周期的主导。例如,在荷兰与法国的战争中,继承荷兰成为随后主导国的英国在战争后期成为荷兰的亲密盟友;在英国与德国的战争中,与英国同属反法西斯同盟的美国最终攫取了霸权。

按照国际政治周期100至120年的长度推算,我们正处于这一轮政治周期的尾部阶段。这是旧的国际政治体系逐渐走向衰落的阶段,也是军事冲突容易发生的阶段。因此,我们需要对地缘政治变化导致的资产价格波动风险,和黄金等避险资产的价值保持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Thompson W R., LongCycles: Economic and Political Aspects, Volgograd, 2014.

2、Modelski G.,The Long Cycle of Global Politics and the Nation-State, Comparative Studies inSociety &History, 1978, 20:214.

3、Modelski G., LongCycles in Global Politics, London, 1987.

4、陈晓晨,国际政治长周期与体系进化——莫德尔斯基长周期理论再解读,现代国际关系, 2004(12):6.

5、格雷厄姆·艾利森,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6、计秋枫,近代前期英国崛起的历史逻辑,中国社会科学, 2013(9):25.

注:

[1]资料来源:王熙,《近代荷兰是怎样崛起的》,(2020/7/6)[2022/3/3], http://theory.workercn.cn/32936/202007/06/200706131611972.shtml

(鲁政委为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