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汽车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造车新势力将外资豪华车品牌甩到身后 | 唐言柳语

第一财经 2022-03-15 19:23:17

作者:唐柳杨    责编:胡军华

中国汽车弯道超车的机会终于出现。

在智能电动车赛道上,中国汽车弯道超车的机会终于出现。

2月份,高合汽车再度压倒保时捷Taycan和特斯拉Model X,蝉联50万元以上豪华电动车市场销量冠军,市占率更是达到33%。相当于该细分市场每卖出3台车,就有一台是高合HiPhi X。

在去年10月,高合汽车HiPhi X开启交付的第4个月,HiPhi X超过保时捷Taycan问鼎50万元以上豪华车市场新能源车销量冠军。截止目前,高合汽车已累计向用户交付5142辆HiPhi X,作为平均销售价格接近70万元的豪华汽车产品,高合汽车创下50万以上中国豪华纯电品牌最快交付速度。

在30万元级别豪华车电动车市场,蔚来汽车2021年的上险量超过了特斯拉和宝马,位列第一。去年特斯拉在华上险数量比蔚来少7000台左右,宝马、奔驰、奥迪的上险量更低。

小鹏、广汽埃安等本土公司普遍战胜了合资车企。凭借DMI和EV两条技术路线的产品,比亚迪在销量规模上战胜了特斯拉。4月份,比亚迪将会发布一款全新的纯电动轿车,直接与特斯拉Model 3展开竞争。

大众纯电动车ID系列在去年展开反攻,截至目前销量结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大众ID虽然是好开的电动车,而不是用户更喜欢的智能电动车。由于智能座舱等方面的短板,大众汽车在华某子公司人士认为ID最理想也只能成为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二线车型,无法复制大众汽车在燃油车市场的统治地位。

在燃油车市场,这些变化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不要说在售价30万或者50万元以上市场击败外资对手,15万元细分市场对于许多自主品牌燃油车来说还是一个天花板级的存在。从这个角度来说,智能电动车赛道不仅创造了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机会,还创造了中国品牌侵入欧洲公司统治了上百年的豪华车市场的机会。

醒悟过来的豪华车企将在2022发起更加猛烈的进攻,根据各家车企发布的信息,包括奔驰、宝马、奥迪、沃尔沃等等在内,外资豪华品牌将在今年密集推出10多款新车。不过从已经发布的产品信息来看,它们的胜率普遍不大。

这很容易理解,多数外资公司的新能源车还停留在油改电或者更换了动力总成的交通工具层面上,他们很难理解中国用户对于智能化装备的渴求,以及在中国市场引领下,汽车正加速向移动智能终端蜕变。

正如沃尔沃一位离职的工程师所说:“我们已经量产的车相对于竞品是落后的,正在规划和开发的产品,等到几年后正式量产的时候依然是落后的。”

以高合汽车为例,去年该公司首款车HiPhi X发布时,一家德系汽车公司工程师评价说,该款车堪称特斯拉和奔驰S级的结合体——电子架构对标特斯拉,配置对标奔驰S级。如果说当时的HiPhi X的特点是“三电”硬件拉满,智能科技配置创造了新的功能和体验,如今HiPhi X已经进化到用户可自定义车内场景,将尚处概念化阶段的智能家居完全移植到车内。

在近期推出的改款车上,高合HiPhi X将续航提高至650km,把17个扬声器的Meridian音响下放到所有车型,副驾增加了19.9英寸娱乐大屏。在传统车企上很难看到这种改变,因为年度改款车的核心目标通常是降低成本,而不是增加配置。

“我们现在看到的豪华车公司推出的电动车,都没有跳出燃油车的定义,去重新构建新一代汽车产品的概念。正是因为没有跳出燃油车的定义,从产品到营销服务没有创新,所以找不到卖点,找不到赢利点,也找不到需求。”捷豹路虎中国公司一名管理层人士说道。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众多历史悠久的豪华车企,在这一轮电动车的销量爆发中大幅落后于高合、蔚来等中国本土新创公司。

今年2月,大众汽车工会主席丹妮拉·卡瓦洛表示,大众汽车在中国必须采取更积极的行动,进一步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以此收获更多的市场份额,尤其要重点关注软件领域。

“燃油汽车时代,中国汽车市场的产品、技术以外资导入为主旋律,用欧美用户的喜好来覆盖中国用户的需求。但是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汽车的电子消费品属性越来越强,市场的引领和变革将从中国开始,由中国市场去影响全世界的市场。”一家新势力车企研发高管向说道。

回到本文的主题,2022年奔驰、宝马等豪华车公司将大举进攻新能源车市场,它们会改变中国新创公司目前处于头部的格局吗?笔者认为不太会。

燃油车时代的竞争可以说是大鱼吃小鱼,智能电动车赛道则是快鱼吃慢鱼。高合、蔚来、特斯拉等公司不仅在用户洞察、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方面快人一步,在产品定义和供应链生态的重塑方面已经领先两个身位。

在最近这一个产品周期,奔驰、宝马等传统豪车公司,面对的很可能是互联网式降维打击。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