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化解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3月25日,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是用于系统性隐患的重要风险处置措施,发挥常规化的功能处置,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是取之于市场,用之于市场。在基金的收费方面会区分不同行业、不同主体实施差别化收费,以更好的平衡好风险收益和责任。
实际上,建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是各国处置问题机构的普遍做法。上述负责人表示,“我们也认为有必要借鉴国际立足我国实际情况,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稳定保障基金体系。目前相关工作还在推进过程中,包括法律法规层面、制度设计、机制管理、资金筹集使用等都还在推进过程中。”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看,我国金融业运行总体平稳,金融风险也成收敛态势,前期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目前内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必须未雨绸缪做好风险化解的资源储备。下一步,会积极配合人民银行,抓紧研究完善相关法规和技术安排,尽快推动相关的工作落地,为重大风险的处置积蓄好后备资金。
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若出现连续下修,通常领先于实际经济增速放缓。
美联储的谨慎货币政策和市场对降息的预期反映了对增长前景的悲观情绪,库存过剩的杠杆化特性可能引发通缩性下行甚至衰退。
美元信用遭遇多重撕裂,美国政府信用呈边际递减。
推进资产评估法(修改)、预算法(修改)、增值税法实施条例(制定)、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修改)等法律、行政法规起草工作。
莫高义透露,接下来,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适时增加本土用户渗透率、报道内容原创力等评价指标,同时区分不同区域媒体进行分类评价,让评价工作更具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