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有料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潮真的击中年轻人的心了吗?丨来点财经范儿

第一财经 2022-03-30 22:47:15

作者:第一财经    责编:杨恺宁

热度之下,国潮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如今的国潮,又凭什么走进这届年轻人的视野?
国潮真的击中年轻人的心了吗?丨来点财经范儿
  • 【本期主题】

大数据画像下,这届“国潮青年”的快乐周末是,喝茶颜悦色、穿鸿星尔克、听传统相声……国潮消费,似乎已渗透进年轻人生活的方方面面。《2021国潮骄傲搜索大数据》显示,“国潮”相关内容搜索热度十年上涨了528%;2021年“双十一”,中国国潮则成为“绝对主角”,几乎所有电商平台都上线了国潮专区。但热度之下,国潮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如今的国潮,又凭什么走进这届年轻人的视野?国潮的“春天”,究竟是春意盎然还是乍暖还寒?

 

  • 【圆桌环节】

张 媛 圆桌主理人

秋 微 文艺又犀利的品牌推广弄潮者

金 雨 深耕消费品领域的天使投资人

酸 痞 敢想敢做有态度的95年冠军设计师

当“国”与“潮”结合,什么才是真正的国潮?

中国李宁,被许多研究者称为国潮“鼻祖”。2018年纽约时装周,李宁将传统文化和新兴潮流相结合推出“悟道”系列,不仅一举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也带动了一波国潮发展的热潮。关于“国潮”这一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但基本可以达成共识的是,国潮与国货并不能划上等号。

当“国”与“潮”结合,中国元素遇上潮流设计,是不是万物皆可国潮?定义“国潮”的话语权应该掌握在谁的手中?打着“国潮”噱头,又有多少商家做着中国元素的表面叠加?到底如何真正挖掘中国文化内涵,而非迎合既定体系下所谓的“标准审美”?只有厘清这些问题,我们才能透过表象直达国潮的本质。

这届年轻人爱买国潮,但消费的真的只是产品吗?

国潮的崛起,离不开新的消费群体。随着消费迭代,Z世代日渐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甚至国潮消费背后的主流群体。与父辈相比,他们的信息获取渠道、消费观念和生活习惯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个性十足的互联网原住民Z世代,为何对国潮情有独钟?

可以说,“国潮”与“Z世代”均诞生于强国时代。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这届年轻人骨子里的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已经破除了对国际大牌的盲目迷恋,对于个性展示的强烈需求更促使他们去尝试新鲜有趣的国潮品牌。从某种角度来看,Z世代消费的不是一件产品,而是一种文化、一种态度、一种社交,以及一种生活方式。

错把“国潮”当“财富密码”?卖货和做品牌有着本质差异

国潮当道,各类品牌、产品纷纷入局。造IP、搞联名、玩跨界、请明星、推KOL……熟悉中国互联网玩法的国潮品牌也正在用更年轻的营销方式在社交媒体上全方位抢占这届年轻人的关注。当随处可见所谓的“中国风”设计,直播间里充斥着一声声“买它”,消费端的过度繁荣让人不禁质疑,野蛮生长之下“国潮”的含金量是否正被稀释?大量“伪国潮”又是否透支着年轻一代的热情?

在节目街采视频中,许多年轻人表示,部分国潮产品还存在劣质、廉价、抄袭等难以回避的问题。嘉宾也直言,卖货和做品牌有着本质上的差异。究竟只是踩准了市场节奏、收获了一波流量红利,还是做好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真正实现技术研发、包装设计、品牌建设全方位突破,将决定一家国潮品牌到底能走多远。

寒武纪还是百花深处:国潮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这一轮国潮热,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不论是中国产业集群的积累、电商和社交媒体的兴起,还是本土消费者购买力的提升等,都是国潮可以乘借的东风。关于国潮的“春天”是否已经真的到来这个话题,三位嘉宾也有着不同的见解:设计师酸痞认为是从寒武纪逐渐开始质变的时期;投资人金雨觉得已经走过了立春和雨水,来到了惊蛰;资深品推秋微则坚信,国潮一直在春天里的百花深处。

如今一轮轮国潮品牌不断涌现,但大多数只能算“网红”。喧嚣过后,去伪存真,如何在高品质的基础上,将文化自信注入品牌内核,并将品牌文化从小众输出到大众?又如何沉淀品牌价值,不做“网红”做“长红”,从“国潮”走向“国货之光”?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