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疫情加速蔓延,加剧市场对经济的担忧。疫情演绎、宏微观环境的不同,或使得本轮疫情的影响和政策应对不完全类似以往。本文梳理,可供参考。
本轮疫情,与此前有何不同?传播快、无症状多、涉及地区广,防控难度大
病毒传播更快、无症状感染者多等,导致本轮疫情累计感染人数创新高、涉及地区广。2月中下旬以来,全国多个地区陆续出现新一轮新冠疫情。不同于当时,本轮疫情无症状感染者居多、约占全部感染人数的三分之二,叠加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染性大幅增强,使得疫情快速扩散,全国31个省市有29个出现新的感染者。
防控难度明显加大,各地多加强核酸排查、人流管控等,来加快实现“动态清零”。为应对疫情,不少地区采取全员核酸,以快速切断传播链条;根据公开数据不完全统计,近30个地级市全员核酸、涉及人口超2亿人。部分感染人数上升较快的地区加强人流管控,个别城市采取临时“封城”措施。变异毒株传播特性等,决定了本轮疫情演绎和防控或不同于过往几轮,后续变化仍需紧密跟踪。
当前宏微观环境,与此前有何不同?政策空间收窄,房企、小企业等更脆弱
当前政策应对更加成熟,但操作空间不如2020年疫情初期、货币政策和地方财政尤为明显。2020年初,面对未知的疫情、不确定的经济冲击,当局果断采取强有力的“刺激”政策,快速降息、大幅扩张财政赤字等;积累一定经验后,当前政策调控更加灵活精准、但总体空间有所收窄。例如,当前政策利率、准备金率已处于历史低位,还面临资本流出等掣肘;地方债务、土地财政等压力加大。
出口和地产经济两大“引擎”回落加大总量经济压力,房企、中小企业等报表更加脆弱、抗风险能力下降。伴随全球贸易收缩、替代效应减弱等,出口已开始放缓、回落压力或逐步加大;而地产景气大幅下降,投资拖累显著。微观主体报表健康程度大不如从前,例如,房企面临的现金流压制明显增强;前期疫情反复叠加原材料成本持续抬升等拖累,导致中小企业更加脆弱、抗风险能力明显下降。
疫情和环境变化,对经济影响有何不同?结构性压力凸显,总量影响需观察
疫情反复对经济的影响已在逐步显现,总量经济压力上升的同时,微观主体的债务风险、就业压力等也趋于加大。
疫情和宏微观环境不同,决定了疫情影响分析不能简单套用2020年情景,后续变化仍需紧密跟踪。尽管疫情防控趋于成熟,变异病毒加大疫情演绎的不确定性,使得本轮疫情持续的时间可能长于以往,带来的经济影响不能低估。同时,上海等商业发达地区疫情严峻,带来的经济外溢影响或相对较大。疫情反复和“三重压力”下,政策“稳”的决心非常强,稳增长已逐步转向“第二步”走。
风险提示: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赵伟为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受地缘局势利好支撑,国际油价本轮周期内均价上涨。
本轮搁浅意味着,今晚过后成品油价或继续保持此前水平,车主们将以较低出行成本迎来“五一”假期。
本轮资金将重点用于云鲸首款家庭具身智能产品的开发,相关产品预计在2年内发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发现一起猴痘聚集性疫情,新疫情由2024年在非洲最先监测到猴痘病毒新变异株Ib引发。
哪怕是一名普通老百姓的心声,它也能尽心倾听,发声,让人感动。正是有第一财经这样的媒体,让人们了解到很多真实的情况,让很多当时像我一样觉得无力无助的人,获得了迫切需要的帮助,感受到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