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英国能源政策转向:核能重获新生,海上风电再迎利好

第一财经 2022-04-08 17:58:25

作者:康恺    责编:冯迪凡

乌克兰局势正重塑欧洲的能源政策。

乌克兰局势正重塑欧洲的能源政策。继德国、法国后,欧洲又一主要国家——英国能源政策转向。

在日前公布的名为《英国能源安全战略》的政策文件中,英国政府将未来的能源政策着眼于核能和海上风能两大领域,计划到2050年将核电容量增加两倍,到2030年将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0吉瓦(GW)。

英国首相约翰逊表示,此举将使英国减少对外国的能源依赖,不仅将保障能源安全,也将减少受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杨富强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英国化石能源的供给正面临风险,且电价等能源价格高企,正影响着该国的民生、工业及宏观经济。英国欲发展核能,是看中其稳定性,发展海上风电,是因为其资源丰富,且成本正逐渐降低,“之所以没有将光伏和陆上风电置于同等发展地位,是因为英国的气候并不十分适合发展太阳能。由于陆地资源有限,发展陆上风电的天花板可能相对较低。

英国首相约翰逊

核能重获新生

英国政府计划,到2050年,该国民用核能部署计划将增至24GW,届时将为英国提供25%电力。在此期间,英国有望交付多达8座核反应堆。为此,英国政府将设立一个1.2亿英镑的核能启用基金,并将与其他国家合作,加快先进核技术研发,包括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和先进模块化反应堆(AMR)。

这一政策传达的态度与此前大相径庭。根据此前计划,英国每十年才可交付1个核反应堆。英国政府的数据显示,目前核电仅能为该国提供16%的电力。2021年,由于核反应堆的退役和停运,英国的核电产量更是降至198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相比之下,当前法国的核电装机量是英国的9倍。

英国政府称,作为补充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稳定发电来源,核能是唯一一种可靠、低碳的发电形式。并且大规模案例已证明,核能发电厂的发电量是同等规模太阳能发电场的100倍以上。

在杨富强看来,英国正逐步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而风能、光伏发电又不够稳定,具有较强稳定性的核能有望保障英国的能源安全。“不过,核能的缺点也较为明显,其价格较为高昂。由于核能项目前期投资成本过高,且英国又难以大规模将核能项目铺开,投资方的回报率或将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

《世界核工业状况报告》(WNISR)的数据显示,目前,核能生产的平准化能源成本为155美元/兆瓦时,而太阳能、风能发电成本则为49美元/兆瓦时和41美元/兆瓦时。英国政府的数据显示,在2017年,该国的海上风电拍卖价格低至每兆瓦时57.5英镑,首次低于核电。

杨富强还表示,安全性同样是发展核电无法规避的一个问题。如果想要提高安全性,那就需要用更先进的技术,如推广第三代反应堆,而这样将继续推升核电的投资成本。

此外,有外媒也分析称,由于俄罗斯同样是核燃料的出口大国,英国等国想完全实现能源独立举步维艰。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Rosatom)是全球最大的核反应堆出口商,对用于发电的燃料保持着近乎垄断的地位。该公司称,该公司占全球核燃料市场份额的 16.3%。在过去十年中,该公司从未输过一次核燃料供应招标。

海上风电再迎利好

英国政府本次新能源战略延续了之前对海上风能行业的支持。“之所以想要发展海上风电,是因为我们有丰富的岛屿资源,浅海床和强风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优势。”上述政策文件表示。

面对为何不同等力度发展陆上风电的质疑,约翰逊辩护称:“英国已拥有约30GW的陆上风电装机容量了。”

丹麦技术大学电气工程系高级研究员杨光亚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北海地区风资源大概有200GW,且多属浅海,连接多个国家,北海沿岸国家发展海上风电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海上风电目前作为一种发电技术,其装备和制造已经相对成熟。

全球风能理事会近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受益于全球碳中和政策和风能行业成本下降等因素,2021年,风电行业实现了近94GW的新增并网装机,为历史第二好成绩。其中,海上风电在2021年实现了21.1GW的新增并网,为2020年的三倍多,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

不过,英国能源集团警告称,英国政府希望发展海上风电的计划需要与规划流程和电网连接的大修相匹配。截至2021年,英国已投运的海上风电场主要采用交流并网方式。如Hornsea One海上风电场。而由于离岸较远、输电损耗大,最终采用3座海上升压站和1座海上无功补偿站的方案。

杨光亚认为,对于海上风电产业,未来短期的主要问题其实还是在风电的直接消纳技术以及与电网互联的稳定性上,而长期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向漂浮式以及大容量机组方向发展。

“海上风机制造成本的优化与其他工业产品降本问题并无实质不同。应用成本的降低相对比较复杂,从社会的角度,电力作为一种能源,其最优的途径一定是就地就近消纳,减少中间能源转换环节,最大化使用效率。”他说。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