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记者4月18日获悉,上海多家外资企业正在积极配合政府,为复工复产做准备。
电动车巨头特斯拉上海临港超级工厂方面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目前正在为复工做积极准备,主要以保证安全生产为前提,按防疫政策要求来推进复工。”他同时表示,复工的另一个前提是人员和供应链都准备好。
第一财经记者还了解到,全球医疗器械巨头美敦力公司也正在积极争取复工复产。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上海工厂正在申请复工证,正在等待批准。”
上周五,上海市经信委发布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工信部设立666家保运转重点企业白名单,保障供应链转运顺畅,集中资源优先保障集成电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复工复产。
西门子医疗方面向第一财经记者确认,该公司属于666家白名单中的复工复产企业。
此外,针对早些时候网传3M、杜邦、巴斯夫等企业拒绝复工要求的消息,4月18日,杜邦公司在向第一财经记者发送的一份声明称,公司支持并积极配合政府复工复产的安排。
声明写道:“工厂已经做好各项预案措施,一旦获得政府批准,并且同事获准离开社区回到工厂,我们就会恢复生产。”
巴斯夫也向第一财经表示:“网传消息不属实,3月下旬起,巴斯夫在上海的生产基地均在进行闭环运营,封控期间虽然产能减少,但生产活动未曾中断,我们支持上海市政府关于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
道指跌0.17%,纳指跌0.39%,标普500指数跌0.27%。特斯拉跌逾6%,特朗普扬言“考虑驱逐”马斯克。索尼跌逾2%,与本田合资公司亏损加剧。
为助力企业更好地在实践中推进供应链可持续转型,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正式启动“25可持续发展链主联盟”项目。项目由UNGC主办,联合知识合作伙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第一财经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发起,聚焦于汇聚不同行业的链主企业,共同探索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路径与管理经验。
今天公布的外贸数据表明,中国外贸在复杂环境中稳健前行。
目前,发动机问题和备件短缺的情况正在加剧,导致部分机型的停场数量创下历史新高。
苹果即便是在美国实现15%至20%的供应链,也至少要花费5年时间,耗资200亿至3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