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主题为“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的新实践”的分论坛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期间举行。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方首席代表,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周小川在谈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何解决债务问题时表示,形成债务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有些是由于宏观管理的失误造成过重的债务,而这种包袱可能是多届政府积累的结果。还有一些国家虽然债务规模较大,但自身经济可能有很大潜力,比如拥有资源性产品,并不具有特别大的财政困难,只是需要放宽期限。
他说,债务问题和债务重组问题,比一般人所想象的更加复杂。一方面,针对不同情况要制定不同方案;另一方面,要贴近市场、投资人、金融机构和负债国家,设身处地去想,考虑具体情况以设计方案。“很难说有一个特别的公式,(或)一种妙方,对所有的国家都适用,(一)拿出来就能够推广了。”周小川说。
周小川提出,疫情也对债务产生了影响。为了保持社会距离,工厂停工和交通停顿,造成借贷方无法按正常情况对融资还本付息,或对投资进行回报。
他还表示,从2020年开始二十国集团(G20)开始讨论“缓债”计划是正确的。他认为:“缓债的链条要尽量拉长。”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曾在此前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按照G20的共识,全面落实G20“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在G20成员当中缓债金额是最大的。不仅如此,中方有关非官方的金融机构也参照了缓债倡议条款采取缓债行动,这在G20国家当中并不多见。中方还同有关成员一道,在债务处理共同框架内,开展了对部分国家的个案债务处理。我们采取的这些举措为缓解相关国家的债务负担发挥了积极作用。
股票、债券、外汇、信贷,以及支付等方面更大程度的市场开放,就要求显著提高人民币自由使用的程度,提高人民币可兑换的水平,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
增速回落主要受到出口增长放缓的影响——在前4个月重回两位数(10.6%)增长的出口,前5个月的增速收缩到个位数。
在新冠疫情冲击、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主要发达国家央行政策突然转向等因素冲击下,发展中国家主权债务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稳定的外部融资来源是避免出现流动性危机和支持债务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具有耐心资本特征和一定优惠性的发展融资。
城投市场的实质性风险通常小于舆论宣传。不同地区也在积极摸索区域特色的化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