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改善之后,过去两周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形势出现恶化,全球流动性环境、我国资本流动和汇率、其他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动均表现欠佳,十六个观察指标中有十四个显示红灯状态。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溢出效应冲击,叠加疫情引发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增长前景悲观预期,股、债、汇和商品市场调整相互影响。
美股加快下跌、VIX波动率抬升,全球流动性环境恶化。鲍威尔及其他美联储官员频繁表示抑制通胀的决心,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强化,美金融环境进一步收紧,十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2.9%高位。日元快速贬值,美元指数升至101。金融条件收紧引发美股调整,标普500指数下跌4.8%,VIX指数从21抬升至28。代表全球金融体系流动性的FRA-OIS重新抬升,显示全球流动性环境恶化。
新兴市场受拖累,港元接近弱方。俄乌谈判进展缓慢,4月19日俄军宣布在乌克兰开始下一阶段特别军事行动,地缘政治风险再度上升,俄罗斯股汇调整。过去一段时间新兴经济体外储下降,股市小幅下跌,亚洲新兴经济体资金流出加剧。需特别关注港元汇率7.8475已十分接近弱方。
人民币汇率开启贬值,走回寻常路。当前我国经济前景仍然受到疫情、供应链受阻等因素的制约,内外部不利因素下,中美利差一度倒挂至-11BP。我国资本流动形势总体低位徘徊,在前期短暂改善后,近两周股债市场资本流动形势边际恶化,但幅度相对温和。陆股通过去两周小幅净流入33亿元,但债市资金净流出规模扩大。人民币在2月中旬到4月19日之前“不走寻常路”之后,从20日夜盘开始快速走贬,截至4月25日4个交易日从6.3778贬至6.5544,贬值幅度2.7%,反映了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国际资本流出压力,强美元、日元竞争性贬值和国内资本市场下跌等风险因素的影响。
央行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以避免人民币汇率过快贬值。过快的贬值非央行所乐见,4月25日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由9%下调至8%。这一政策有助于释放外汇流动性、增加外汇供应,同时发挥较强的信号作用,表明央行逆周期宏观审慎态度。如有必要,未来央行还可通过逆周期因子、远期售汇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等工具进行逆周期调节。
一、全球流动性变化
1、截至4月25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达到2.81%,与4月8日相比,上升9BP,10y-3m期限利差和10y-2y期限利差分别为1.90%、0.18%,分别上行12BP、下行1BP。
2、截至4月25日,美元指数达到101.74,与4月8日相比上行1.9%。
3、4月6日至13日,美国长期共同基金现金总计净流出415.79亿美元,其中国内股票净流出、海外股票、混合型、债券型基金分别净流出168.22亿美元、37.23亿美元、26.53亿美元、183.82亿美元。
4、截至4月25日,FRA-OIS利差为21.4BP,较4月8日上升4.257BP。
5、截至4月22日,美林期权波动率估计(MOVE)指数达到128.12,相较4月8日的124.86小幅上行。
二、我国资本流动和汇率
1、截至4月25日,在岸人民币汇率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分别为6.5544、6.5716,离岸在岸汇差为171.5pips,相较4月8日的51.5pips明显扩张。
2、4月8日至4月25日,沪股通累计净流出35.25亿元、深股通累计净流入18.23亿元,陆股通合计净流出17.02亿元。
3、外资减持中国债券规模进一步扩大。
4、截至4月25日,我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8198%,自4月8日上行5.24BP,中美利差从2.99BP下降至0.98BP。
三、其他新兴市场资本流动
1、截至4月22日,彭博摩根大通亚洲货币指数和新兴市场货币指数分别为107.48和52.90,分别下跌1.5%、0.7%,亚洲货币指数调整幅度相对大,或受人民币汇率影响。
2、受美联储政策收紧、美元走强和美股下跌影响,近两周亚洲新兴市场资金流动加剧净流出。
(作者为招商证券研究中心董事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