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当前整体价格走势背后的决定因素,需要将实体经济层面的总供求因素与货币金融因素并重,在理性预期基础上考虑非理性预期,并在充分重视国内因素的同时兼顾国际因素。
本文探讨了美元有效汇率与大宗商品价格之间关系的演变,指出新冠疫情后两者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并分析了背后的原因及未来的可能走势。
横向看,在全球贸易不振的大背景下,依靠出口份额维持高位,我国贸易顺差继续保持在高水平。2023年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程度明显上升,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东地区的出口相对强劲,对冲了对传统贸易伙伴出口的下降。
大V有话说 | 资产负债表衰退由野村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于2003年首次提出,用来解释20世纪90年代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状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逐渐被广为知晓。
日元贬值和日央行YCC宽松货币政策问题仍处于风口浪尖。
2、截至9月28日,美日利差走阔至344BP,美元兑日元汇率从9月9日的142.6贬至144.1,贬值幅度为-1.1%。张岸天:武汉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士,哥伦比亚大学国际经济与政治硕士,现任招商证券研发中心宏观经济高级分析师。
近两周美联储鹰派态度和欧洲能源危机风险再度冲击全球流动性,人民币汇率和资本流动短期承压,亚洲新兴市场汇率波动加剧,资本流动形势转差。2、截至8月26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为3.04%,与8月12日相比上升20BP,10y-3m期限利差为0.15%,较8月12日下降6BP;10y-2y期限利差为-0.33%,上升8BP。
如果全球性因素确实是当前通胀的一个重要成因,那么这无疑会进一步加剧央行完成本轮对抗通胀任务的难度。鉴此,全球范围看通胀预期已开始失控,工资-物价螺旋上升的迹象越来越明显,通胀的动能在多国之间蔓延。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将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提供的激励资金比例由1%提高到2%,增加1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出台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三项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增加民航应急贷款,激励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精准支持重点领域。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这个权威判断是从传统总需求和总供给框架来分析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或“病因”。沿用两分法,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压力既有来自国内也有来自国际的问题或“病因”。
过去两周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形势出现改善,国际层面得益于全球流动性环境和风险情绪的修复,资金重新流入亚洲新兴市场;国内层面,我国疫情改善推动预期和风险情绪向好,引领国际资本转向流入。美联储观望态度使美元流动性紧缩略有缓和,美债收益率虽回到3.0%左右高位,但标普500指数反弹5.5%,VIX显著回落至25左右,FRA-OIS、MOVE指数均回落,显示金融体系流动性边际宽松。疫情好转带来的预期改善引领国际资本转向流入。
制造业利润承压,产成品库存近月整体呈波动上行趋势,出厂价格降至枯荣线下。建筑业价格指数环比均负、位于历史分位数底部,反映地产冬季仍在,基建力度亦有空间,4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26.3%,基建投资亦仍不及近年平均水平。
基本面超预期恶化催生更大力度的稳增长措施,且仍需更多稳增长措施出台,以对冲疫情引起的经济失速。若我们参考吉林省3月全域封城导致其1季度GDP增速仅为-7.9%,可以粗略估计长三角地区对2季度全国经济的拖累程度。据智联招聘《2022 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截至4月中旬,仅46.7%求职毕业生获得 Offer(前值62.8%)、15.4%已签约(前值18.3%)。为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加大了学生就业吸纳力度,二者的毕业生签约占比较去年分别了提高了5.8、4.4个百分点。
港元触及弱方凸显资本外流压力 5月12日,港元兑美元触发7.85弱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分别在5月12日凌晨及下午买入15.86亿港元、40亿港元,以捍卫汇率机制,为2019年以来首次。欧洲能源短缺约束工业生产的风险在降低,其原因是欧洲严重依赖俄罗斯能源供应,短期无法通过其他渠道填补能源缺口,绝大部分欧洲国家并未严格遵从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虽然能源断供风险缓解,但上游能源价格提升,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及居民端生活成本大幅抬升,欧洲企业受到通胀威胁程度加剧。
市场认为落后于曲线的美联储可能变本加厉,美债收益率冲破3.1%,美股调整加剧、VIX波动率继续抬升,全球流动性环境恶化。全球流动性压力和地缘政治因素扰动下,国际资本继续流出新兴市场,汇率有所贬值,但股市表现维持稳定,亚洲新兴经济体资金净流出规模有所收窄。
要点二:专栏聚焦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通过引入“激励相容机制”,向市场重点领域投放信贷资源。金融市场改革方面,新增“加大债券市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创新支持、加大债市统一执法力度”,预示债券市场供给将会扩张;? 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使其成为现代货币政策框架的核心构件 现代货币政策框架是央行近年来聚焦的主题。此次报告在专栏部分突出结构性政策工具的创立,指出其通过引入“激励相容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疫情方面,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重点依次是局部聚集性疫情处置、加强防控、从严落实。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的对比:5月5日会议与3月17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相比有三方面变化:一是此次强调要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其一,4月制造业PMI数据显示,当前国内经济已经跌至疫情后的底部,本轮疫情冲击显著超预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美股下跌原因:在全球供应链不可控的情况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即是通过流动性收紧抑制总需求,从而达到抑制通胀的效果。油价继续攀升:国际原油价格走强主因美国能源部计划补充其战略石油储备,购买将在未来油价走低时进行。
政治局会议强调谋划新增政策工具: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的不利形势,央行加快结构性政策工具创新进度,快速推出科技创新再贷款与普惠养老再贷款两款结构性政策工具。5.5%的目标较大概率实现:在出口大幅回落、财政支出缺少资金来源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市场对经济走势略显悲观。外贸订单转移,越南出口走强:4月30日上海海关发布的《关于保障长三角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的联合通告》显示,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受阻,外贸出口稳定性正受到巨大挑战。
美联储政策收紧,美元指数震荡上行,美债收益率进一步上行,中美利差倒挂,外资继续流出股债市场。预测4月新增信贷约1.4万亿,新口径社融规模约2万亿,社融存量同比10.4%,M2同比增速9.5%。预测:4月制造业PMI下降至49.0%,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5.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当月同比0.5%;1-4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8.5%(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2.5%、基建投资增长9.0%、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0%)。4月上海等城市疫情将持续带来经济数据回落,税收收入可能小幅回落,预计1-4月累计财政收入增幅2.6%。预计4月新增信贷约1.4万亿,新增社融规模约2万亿,社融存量同比10.4%,M2同比增速9.5%。
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溢出效应冲击,叠加疫情引发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增长前景悲观预期,股、债、汇和商品市场调整相互影响。央行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以避免人民币汇率过快贬值。4、截至4月25日,我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8198%,自4月8日上行5.24BP,中美利差从2.99BP下降至0.98BP。其他新兴市场资本流动 1、截至4月22日,彭博摩根大通亚洲货币指数和新兴市场货币指数分别为107.48和52.90,分别下跌1.5%、0.7%,亚洲货币指数调整幅度相对大,或受人民币汇率影响。
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副总监。曾就职于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分局。具有10年央行和外管工作经验,对全球视角看中国经济、国际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有深入和独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