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汽车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技术应用带来“次生伤害”,研究显示智能车机故障成用户抱怨新焦点

第一财经 2022-04-30 18:34:19

作者:魏文    责编:唐柳杨

新技术的应用导致意想不到的质量问题。

近日,车质网联合凯睿赛驰咨询发布《2021年度中国汽车产品质量表现研究报告》。两家机构针对56个品牌、共171个车型的车主调研结果显示,研究发现,新能源车整体负面表现结果好于燃油车,但驾驶系统和噪音异响抱怨度高于燃油车。燃油车则由于智能车机系统部分基础功能问题多发,出现了新的抱怨焦点。

据上述报告,新能源车细分领域,产品整体负面表现、问题数和抱怨度均优于燃油车,但三电系统、驾驶系统、异响噪音问题集中。其中驾驶系统问题数较燃油车高23.3%,从入门到高端车型均有涉及。排名前十的问题中,风噪、胎噪、刹车和空调异响等噪音类问题占4席,电池续航和充电时间不准确、衰减快反馈集中。

凯睿赛驰咨询高级副总裁张越认为,目前很多消费者仍把新能源车当作代步工具,产品预期相对较低,这也是新能源细分领域整体负面表现结果较好的主要原因,但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提升,消费者将更加关注产品全维度质量表现,这一细分领域的整体负面表现可能会有波动。

燃油车细分领域,产品质量负面表现结果连续两年转差,其中智能车机的负面表现变差幅度最大,达到48%。此次调研还显示,无论新能源车还是燃油车,智能配置的评价结果整体不佳,但燃油车尤为明显。具体的故障包括智能车机死机和卡顿,驾驶辅助系统中功能失效。其中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问题数较2020年分别增长7倍和5倍。

张越认为,新技术的应用必然会导致出现意想不到的质量问题,建议车企在研发期间尽可能还原所有用车场景。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