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阅读周刊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鲍威尔能像沃尔克那样对抗和战胜大通胀吗?

第一财经 2022-05-05 12:15:05

作者:孙树强    责编:李刚

总体看,这本书是关于沃尔克的一本传记,但他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抗击通货膨胀,所以该书对这段经历也着墨最多。

20世纪80年代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近30年间,世界各主要发达经济体平稳增长,通胀率也维持在较低水平,经济基本上没有发生大的周期性波动,这也促使一些经济学家创造了“大缓和”一词来描述这段时期的经济增长历程。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即使美国、欧元区、英国、日本等采取了规模空前的宽松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但各经济体的通胀水平并没有应声而起,而是持续低于一些以通胀为目标的央行所设定的水平,这也导致宽松的货币政策迟迟不愿退出。彼时,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策部门,更多地的在寻找通货膨胀持续在低位的原因,讨论菲利普斯曲线的形态是否发生了变化,以及货币政策操作是否需要改弦更张。

突然冲击了人类社会的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经济运行轨迹,也对全球各经济体的通货膨胀走势产生了较大影响。供给方面,疫情暴发初期,各经济体的封锁政策导致产业链断裂,极大地限制了产品供应能力,产生了价格上涨压力。需求方面,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需求增加也对价格上涨发挥了推动作用。通货膨胀似乎又回来了!

今年2月末突然爆发的俄乌冲突又给通货膨胀之火添了一把柴。受冲突影响,大宗商品价格飙升,拉动一些发达经济体的整体通胀水平扶摇直上。美国今年3月份的通胀(CPI)升至8.5%,创近40年来新高;欧元区3月通胀水平达到7.5%,继续维持在创纪录的水平;英国2月CPI同比上涨6.2%,再创近30年来最高纪录;就连对通货膨胀似乎“绝缘”的日本,价格水平也明显上升。

米尔顿·弗里德曼曾说过,通货膨胀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是一种货币现象。且不论其观点的适用性,通胀水平的飙升对各经济体管理货币的央行产生了较大压力,促使其诉诸于紧缩的货币政策来驯服通胀这匹野马。美联储、英国央行等已经开启了加息进程,欧央行也在密切关注通胀走势及需要采取的政策操作。

鉴于美联储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全球金融市场及其他经济体产生较大影响,市场更为关注美联储的政策走向。而美国上一次如此高的通货膨胀水平还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彼时保罗·沃尔克所掌舵的美联储采取大幅紧缩性货币政策,将超过10%的通货膨胀拉回到正轨,对于开启美国经济的“大缓和”时代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也促使人们此时追忆沃尔克时期的货币政策,讨论现在的美联储是否会如沃尔克那样采取坚定的政策来制服似乎失控的通货膨胀。

保罗·沃尔克与里根总统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金融与经济学教授威廉·西尔伯所著的《力挽狂澜:保罗·沃尔克和他改变的金融世界》,对于沃尔克掌舵美联储抗击通货膨胀这段历史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对我们了解那段艰难的历程非常有帮助。总体看,这本书是关于沃尔克的一本传记,但他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抗击通货膨胀,所以该书对这段经历也着墨最多。这本书的一个特点就是通俗易懂,穿插着很多事件、故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在推荐这本书时说,该书以小说似的语言,再现了沃尔克战胜通胀的经历,同时也为我们解决当下复杂的经济问题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

威廉·西尔伯著述颇丰,译成中文的其他著作有《关闭华尔街:1914年金融危机和美元霸权的崛起》《银的故事:白色金属如何塑造美国和现代社会》等。他曾是格林斯潘的老师、与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曾是同事,在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也有丰富的工作经历。

沃尔克一生的工作足迹基本上没有离开金融界,在市场上的金融机构、美国财政部、纽联储、美联储都有丰富的经历,虽然其最高光的时刻是抗击美国失控的通货膨胀,但实际上,研究国际货币体系的人都知道,沃尔克在美国财政部任负责国际货币事务的助理部长时,对于补救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79年8月,沃尔克正式就任美联储主席,从通货膨胀的角度看,沃尔克接手的是一个让人望而却步的难题。当时,美国的通货膨胀处在12%~13%的高位,是美国经济中一个无法规避的绊脚石。实际上,从196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的通货膨胀就已经抬头,只不过到70年代上升到了扰乱经济正常运行的水平。1974年盖洛普的一份报告称,在美国人所担忧的众多问题中,通货膨胀排在第一位,接受调查的人士中,81%把生活费用上涨作为国家的头号难题,远远高于排在第二位的政府失信问题。

从彼时美国通货膨胀上升的原因来看,多种因素发挥了作用。首先,从6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放弃了银行储备与黄金挂钩的做法,切断了货币与黄金之间的联系,美联储体系开始采用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来控制美国的货币供应量。这就等于为货币供应量增加松绑。其次,约翰逊时期的“伟大社会计划”、越战的持续、尼克松时期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等对通货膨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65年之后的10年,美国货币供应量增速是之前的两倍。最后,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导致的石油价格大幅上涨,为通货膨胀注入了一剂兴奋剂。

对于美联储来说,面对如此高的通货膨胀,收紧货币政策是必然的,那么,该如何收紧呢?沃尔克把控制货币量作为抑制通胀的重要抓手。这种方法似乎是验证了弗里德曼的那句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话,但实际上也不尽然。之所以改变货币政策操作方式,采取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方法,是因为这样就可以不用担心利率过高而束手束脚,利率成为了货币供应量的副产品,这样就可以允许短期利率以更大的幅度波动。毋庸置疑,货币供应量的收紧势必会导致利率大幅上涨,联邦公开市场基金利率一度超过20%,商业银行对优质客户收取的优惠贷款利率达到创纪录的21.5%,这也使得1974年7月创下的12%前高简直小巫见大巫。还有一点是,货币总量关乎美联储遏制通货膨胀的信誉问题,如果货币依然泛滥却大谈遏制通货膨胀,无异于掩耳盗铃。

预期在通货膨胀的形成和演变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严重的情况下,通胀预期甚至是自我实现的,因为对未来价格上涨的预期会导致现在就抢购物品、要求工资上涨等,从而使现在的价格就发生上涨。沃尔克十分关注通胀预期在通货膨胀演变中的作用。早在纽联储交易台工作时,沃尔克就看到交易员拼命预测未来债券价格走势的情景。沃尔克在自传《坚定不移》一书中回忆纽联储工作时也提到:“市场价格和交易活动取决于人们对第二天、下个月或明年什么可能发生和什么不可能发生的期望,而这种期望具有天然易变性。”在1975年8月任纽联储主席后第一次参加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时,沃尔克就指出,经济计量模型并没有充分考虑预期的因素,而这是很重要的。在美联储主席任职听证会上,沃尔尔在回答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的提问时说道:“当前的通胀如果长期存在下去,就会改变预期,人们会为此改变对个人生活的认识。”沃尔克曾对价格稳定的目标下了一个定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价格上升(或下降)的预期并不会对经济和金融行为造成普遍影响。”

在理论上,经济学家罗伯特·卢卡斯等所提出的理性预期理论在1970年代正处于燎原之势,在经济学领域攻城略地,对于经济学研究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该理论也使卢卡斯获得了199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但在实践中,如果说不是领先,沃尔克也至少是同步地将其应用到对抗通胀和货币政策操作之中。

抑制通货膨胀仅仅从货币政策着手是不够的,还要关注财政政策。里根在就任总统之后,与沃尔克在财政部的一次午餐会上问道:“我接到了一些人的来信,问我们为什么要保留美联储。您希望我怎么答复他们?”沃尔克回答:“总统先生,对这些问题,外界的确有些担忧,但我想您一定能够说服他们,我们美联储运作得还是不错的。不幸的是,我们是华盛顿唯一在与通胀抗争的机构……如果预算赤字能得到控制的话,我们就能更好地缓解物价上涨的压力。”里根上台之后,采取了减税政策,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不断攀升。沃尔克拒绝为政府债务增长提供货币政策方面的协作,避免了赤字货币化,这迫使国会制定了《格拉姆-拉德曼-霍林斯法案》来平衡预算。沃尔克并没有推动该法案出台,但他承认,货币政策的不配合营造出了一种危机气氛,推动了这部法案的出台。

托马斯·萨金特在1983年中期曾写道:“排除赤字货币化的可能性,迫使政府对不断上涨的债务按照越来越高的真实利率水平支付利息,这种力量最终,也许很快就能给政府制造出不可抗拒的平衡预算的压力。这样联储财政大获全胜。”

具体到目前美国飙升的通货膨胀,财政政策也毫无疑问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旧金山联储的一篇最新研究表明,美国的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上升产生了重要影响。新冠肺炎疫情之后,美国采取了直接向符合条件的民众发放美元现金、增加支出等做法,必然会提高经济的总体需求,推动价格上涨。

无论任何经济体,央行能否控制住失控的通货膨胀的关键,是其独立性如何,如果央行独立性较弱,控制通胀的措施就会遭到掣肘。沃尔克在执掌美联储时期,对于美联储的独立性有特别的坚持。在上任之前,沃尔克曾在一张便签上记下了对总统提出的三点建议:确保美联储的独立性、美联储必须直面通货膨胀、实施更加紧缩的货币政策。在这三条建议中,第一条是前提,前提具备了才能更好地实施后面两条政策。

关于沃尔克执着于美联储的独立性,书中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里根上台之后希望前往美联储与沃尔克会面,沃尔克竟然拒绝了。因为除了罗斯福总统在1937年美联储大楼落成典礼上到访过美联储外,还没有其他总统来过美联储,沃尔克担心里根到访美联储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美联储的独立性。

关于美联储的独立性,还有一个小故事。里根在第二次竞选前曾邀请沃尔克会面,在场的还有白宫办公厅主任,沃尔克到了之后,里根并没有对沃尔克要求什么,而是白宫办公厅主任对沃尔克说,在竞选前,总统命令你不要提高利率,沃尔克感到非常吃惊,一句话也没说就走了出去。

应对通货膨胀看似简单,实则阻力不小,既有政府不愿看见经济衰退的考量,也有市场主体的反对。在沃尔克反通胀时期,政府的阻力倒是不那么大,毕竟太高的通胀对于政府来说也是一件头痛的事,但因为对经济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市场的反响非常强烈。曾有农民因为反对高涨的利率,开着拖拉机到美联储大楼前抗议。其他关于市场反对利率太高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但沃尔克为了长期的经济增长,顶住了短期压力,最终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在沃尔克坚强执着的领导下,美联储最终控制住了失控的通货膨胀,1983~1984年,美国通胀率在4%左右,1986年降到1.9%,经济走上了正轨,为后期的“大缓和”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在央行控制通货膨胀的历史上留下一段值得回忆的佳话。

那么,面对目前的通货膨胀,美联储能够力挽狂澜吗?或许能,但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巴罗认为,鲍威尔不是沃尔克。在一篇最近的文章中,巴罗写道,随着时间的推移,沃尔克的声誉越来越高,因为他对抑制通货膨胀的贡献被证明是持久的。鲍威尔现在正面临赢得相反的“声誉”的危险。 到目前为止,他没有受到多少个人批评。 但如果更高的通胀成为普遍预期从而变得根深蒂固,他将越来越多地受到指责。在达到这一点之前,鲍威尔应该转向类似沃尔克的紧缩货币政策,在为时已晚之前抑制通货膨胀。

巧合的是,在4月21日沃尔克联盟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城市研究所主办的关于通胀问题的讨论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致辞中表达了对沃尔克的敬意,赞扬沃尔克在战胜根深蒂固的通货膨胀和加强美联储独立性方面所做的贡献。

那么,鲍威尔能够顺利地战胜通胀,成为沃尔克那样令人尊敬的美联储主席吗?

《力挽狂澜:保罗·沃尔克和他改变的金融世界》

[美]威廉·西尔伯 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版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日本央行需要在3月退出负利率吗?

日本央行在反复强调,“即使解除负利率政策,也会保持宽松的环境”,这种强调也说明日本中央银行对退出负利率转而通过购债来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顾虑重重,底气不足。

03-12 23:40

大学教师黄灯5年家访,看清二本学生与家庭的坚韧和勇气

黄灯,一位大学老师,利用寒暑假,搭乘各种交通工具,跟随学生一起回他们在云南、广东、湖北的小城、乡镇、村落里的家,更加深入地了解课堂上那些或沉默或大方的年轻人——那些她的二本学生。

经济人的人文素养阅读
03-08 10:42

郭玉洁:残缺会使人容易同情他人的痛苦丨新春阅读

对于动物的新发现,也是在帮助我们重新认识人类,寻找未来的方向。一种和平的、对话的、社群主义的未来,是否还有可能?

经济人的人文素养阅读
02-08 11:37

知史而明鉴 识古而知今

阮加教授强调,了解历史可以为今天的决策提供启示。

01-22 18:17

管涛:对美国M2负增长的经济和金融内涵不宜过度解读|汇海观涛

在经济活动和金融体系整体稳定的前提下,M2负增长也不是美联储结束缩表计划的充分必要条件。美联储采取缩表和加息的紧缩政策,其目标是抗击高通胀,并同时实现经济“软着陆”。在此过程当中,影响其紧缩政策节奏和力度的因素主要是美国通胀的回落情况和经济的好坏。

01-14 21:42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