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西安长沙等提出中心城区瘦身健体 未来大城市如何发展?

第一财经 2022-05-08 13:00:09 听新闻

作者:林小昭    责编:黄宾

在大城市中心城区瘦身健体过程中,这些城市要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周边发展的能力。

近期在多个都市圈、城市群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中,均明确要求超大城市、特大城市要“瘦身健体”。

多个大城市要“瘦身健体”

日前,陕西省正式印发《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 (下称“规划”)。其中,在优化都市圈发展空间格局方面,规划明确,要顺应产业升级、人口流动和空间演进趋势,突出西安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发挥其他中小城市比较优势。

规划提出,要推动西安中心城区瘦身健体。着眼西安国家中心城市整体战略目标、空间布局和城乡发展新格局,统筹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合理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科学划定城市边界,合理控制中心城区开发强度、人口密度,引导人口合理分布,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

规划要求,西安要有序疏解中心城区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基地等功能与设施,以及过度集中的省市级医疗、教育、体育等公共服务资源,加强金融商务、数字经济、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植入,注重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加快建成15分钟社区生活圈。

此前3月,湖南省政府印发的《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长沙市中心城区瘦身健体。合理确定城市规模,科学划定城市边界,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强化长沙市中心城区空间管控,适当降低中心城区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有序疏解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专业市场、物流基地等功能与设施,以及过度集中的省市医疗、教育、体育等公共服务资源。加强中心城区科技创新、高端制造、生活服务、对外交往等功能,提升湘江新区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品质和引领带动能力。

去年11月,四川省政府印发《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要优化提升成都中心城区功能。推进中心城区瘦身健体,有序疏解一般性制造业、专业市场等功能和设施,引导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周边辐射延伸,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

国家发改委今年3月印发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提出,推动武汉、长沙合理有序疏解一般性制造业,引导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优化布局并向周边辐射延伸,逐步降低武汉市江汉区等人口密度过高城区的人口密度。提升省会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增强城市发展韧性和风险防控能力。

去年9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图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况》显示,西安和长沙都是城区人口处于500万-1000万之间的特大城市,成都则是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

七人普数据显示,2020年,中部第一大城市武汉的城区人口规模已经达到了995万人,距离超大城市门槛仅差5万,可谓近在咫尺。2021年,武汉常住人口比上年末增加120.12万人,按照人口流动的规律,大城市新增的流入人口中,主要流向城区。因此在2021年新增120多万人口的情况下,武汉城区人口已超过1000万。

推动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中心城区瘦身健体,对我国城市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区不仅出现人口密度过高、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问题,而且疫情也促使我们对城市空间布局有了新的认识。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对第一财经分析,在瘦身健体过程中,就包括了中心城市发展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在降低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同时,在城市的外围区域还有大量土地,这些地方还可以布局先进制造业,实现大城市内部结构调整。

比如,《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就提出,要建设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推动多中心、组团式发展。

顺应人口继续向大都市圈、城市圈集聚的态势,大城市加快建设郊区新城、卫星城,围绕这些区域的道路、停车场、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大幅增加,大城市的基建投资会更多。

增强辐射带动周边能力

另一方面,空间结构的优化也体现在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区域的发展上,体现在中心城区与周边地区产业的梯度分配上。此间的一大背景是,一些地方呈现省会一城独大,而周边地区发展滞后甚至出现“大树底下不长草”的局面。无论是高新产业、现代服务业还是一般的传统产业都集中在省会城市,省会没有与所在省域的其他地市形成产业梯度分配和合理的分工协作体系,这样的格局不利于周边地区发展。

因此,在中心城区土地空间有限、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不断抬升的情况下,中心城市应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侧重于总部经济、创新、研发等环节。与此同时,有序纾解一般制造业等非核心功能、非核心产业,或者一些制造端的环节,这样有利于中心与周边梯度分布、分工合力的产业体系,进而带动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提升整体的产业竞争力。

广东体改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说,不能所有东西都放在中心城市,要考虑中心城市到底多大规模比较适宜,要加快城市群、都市圈的同城化、一体化,促进城市群、都市圈的梯度和谐发展。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认为,当前各地在打造强省会,强省会也有利于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但强省会的发展关键在于质量的提高,在于新兴产业、高端产业的发展,而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

在大城市中心城区瘦身健体过程中,这些城市要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周边发展的能力。比如,《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要全面提升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围绕打造“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聚焦关键重点领域,建强国家中心城市功能体系,全面增强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

《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也提出,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高标准建设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成都高新区、西部(成都)科学城,打造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和国际门户枢纽,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