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454亿元,同比少增8231亿元。这一单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创下了2018年以来的新低。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认为,4月份当月人民币贷款增长明显放缓,同比少增较多,反映出近期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叠加在场景缺失下的居民消费和购房需求回落,居民贷款低于预期,进一步拖累了整个社会融资规模。不过,随着疫情防控得力,稳增长持续发力,5月后将企稳回升。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将完善金融法制,补齐制度短板,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法治轨道,加快推进金融稳定法的出台。
居民和企业中长期贷款继续下降
6月10日,央行发布5月金融数据显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7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8399亿元。广义货币(M2)余额25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1%。狭义货币(M1)余额64.51万亿元,同比增长4.6%。人民币贷款增加1.89万亿元,同比多增3920亿元。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家明明表示,5月信贷和社融增速都比市场预期高,主要来自政策的积极发力,但是结构还在逐步优化的过程当中。随着6月份各个地方的疫情得到逐步的控制,包括各个政策的进一步发力,预计6月份的融资数据仍会保持较高增速。
第一财经
APP
第一财经
日报微博
第一财经
微信服务号
第一财经
微信订阅号
第一财经
VIP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