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454亿元,同比少增8231亿元。这一单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创下了2018年以来的新低。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4月份的金融数据大幅不及预期,主要是受到短期疫情的影响,而M2增速显示货币扩张速度较为明显,提示当前的主要问题是打通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他同时建议,要尽快降低LPR等贷款利率,并提出,必要时可考虑进一步下调基准利率。
保供、复工复产企业之外,基建、小微差异化对策关注度高。
5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454亿元,同比少增8231亿元。这一单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创下了2018年以来的新低。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认为,4月份当月人民币贷款增长明显放缓,同比少增较多,反映出近期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叠加在场景缺失下的居民消费和购房需求回落,居民贷款低于预期,进一步拖累了整个社会融资规模。不过,随着疫情防控得力,稳增长持续发力,5月后将企稳回升。
企业、居民信贷双双走弱,票据延续冲量。
千万不要赌人民币持续单边贬值。过去30多年里,许多企业和居民已经吃过大亏。
疫情干扰回暖节奏。
第一财经
APP
第一财经
日报微博
第一财经
微信服务号
第一财经
微信订阅号
第一财经
VIP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