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盘中,光伏板块整体震荡拉升,中利集团(002309.SZ)股价上涨10.12%,报于4.46元。截至第一财经记者发稿,中利集团股价涨幅居光伏板块首位,清源股份(603628.SH)、盘江股份(600395.SH)分别上涨10.05%,居前三位。
业内分析称,中利集团的涨停与欧盟可能计划在所有新建筑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消息有关。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欧盟将于5月18日公布RepowerEU计划书。据目前英国金融时报披露的副本内容,计划包括为所有新建筑和所有能源性能等级D级及以上(最耗能)的现有建筑安装屋顶太阳能装置。
这份RepowerEU计划书指出,欧盟成员国应该建立国家支持计划,以确保从高能耗建筑开始,迅速在建筑中大规模部署屋顶太阳能,在适当的情况下,与屋顶翻新和部署储能和热泵相结合,从行政办公室到学校,在所有适合使用太阳能的公共建筑中安装太阳能。
“根据规划,公司光伏电池片产能将达到光伏组件产能大概70%的规模,基本能够实现光伏电池片自给。”中利集团董秘程娴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伴随去年起新上的四个光伏制造基地(山东淄博腾晖、江苏泗阳腾晖、江苏宿迁腾晖、江苏沛县腾晖)产能爬坡,年内我们光伏组件产能、光伏电池片产能还将会有所增加。”
中利集团的主营业务为特种电缆业务和新能源光伏组件业务板块,主要产品包括阻燃耐火软电缆、铜导体、电缆料等。公司目前有六个光伏制造基地,分别是常熟本部腾晖、泰国腾晖、山东淄博腾晖、江苏泗阳腾晖、江苏宿迁腾晖、江苏沛县腾晖。产能方面,上述六个光伏制造基地光伏组件产能合计约15GW至16GW,电池片产能合计约5GW。
不同于资本市场暴涨10.12% 的股价表现,中利集团近年来的业绩表现“差强人意”。2021年净亏损38.66亿元,近两年的亏损额达到过去十五年累计净利的三倍。
据2021年报数据,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105.58亿元,同比增长16.88%;净亏损38.66亿元,同比下降32.39%。公司认为,2021年业绩“巨亏”的主要原因是损失计提(23.52亿元)、原材料及海运费暴涨下产能释放不充分导致经营性亏损(10.26亿元)、计提资产减值(4.95亿元)。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过往年报发现,公司从2006年到2019年十五年间的累计盈利22.06亿元,而2020年、2021年公司分别亏损29亿元、38.7亿元,两年内合计亏损67.86亿元。
剑桥科技股价连续上涨,今日尾盘放量涨停,股价创历史新高。该股年内累计涨幅506.7%。
腾讯公布业绩,以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首季盈利325.38亿元,同比增长27.38%。收入1499.86亿元,同比增长10.71%。首季增值服务业务收入增长9%。国际市场游戏收入增长25%。但是股价承压。对此,香港股票分析师协会副主席潘铁珊认为,腾讯业绩好于预期,外资股东减持对短期股价构成压力。
中芯国际今日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销售收入为14.62亿美元,环比减少9.8%,同比减少20.6%;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约2.31亿美元,环比减少40.1%,同比减少48.3%;公告称,销售收入下降主要由于2023年第一季晶圆付运量减少所致。
未来中小房企或面临更多挑战,投资者也应警惕相应风险。
截至发稿,报237.89元,涨7.16%,成交额1.8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