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稳增长主题下,哪些行业将持续受益

第一财经 2022-05-19 11:30:40 听新闻

作者:陈雳    责编:任绍敏

投资角度首先看新老基建。

2021年市场风格偏向于“成长”板块,为应付疫情对经济的冲击,2020~2021年全球除中国以外的主要经济体都采取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大规模刺激的财政政策,使得2021年全球资金流动性处于极度宽松的状态,因此“成长”板块估值能够得到不断抬升。同时政策方面,在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性减碳目标为牵引的能源革命大背景下,行业业绩与估值共同提升,因此去年市场风格是“成长”优于“价值”,出现了显著的优质“赛道股”概念。

2022年市场风格发生转变,由“成长”转向“价值”。市场风格的转换来自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俄乌冲突对全球金融市场构成较大的扰动,资金投资风格转变,更偏好于“避险资产”;二是美联储加息和缩表预期下,资金从“高估值”板块流向ROE(净资产收益率)相对较高的“低估值”板块;三是全球疫情反复下,现金流占比较高的企业更具备“安全边际”。在以上多因素共同影响下,资金偏好由“成长”转向“价值”,比如最典型的是市场对新老基建的投资拉动产生了更强的预期,以及上游周期原材料行业持续显示了非常强的高盈利性。

当前哪些行业稳定盈利能力相对凸显?

首先,煤炭行业利润情况非常瞩目。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2021年年度报告,统计已上市的37家煤炭企业,2021年全年37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合计1.45万亿元,相比2020年增长31.46%。归属于上市公司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99.86亿元,相较于2020年同比增长74.12%。从一季报情况来看,一季度37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合计3858.32亿元,相比2021年一季度增长29.28%。归属于上市公司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3.92亿元,相较于2021年同期同比增长82.93%。总体来看,煤炭行业无论是年报还是一季度都取得了斐然的成绩,高增速叠加低估值使得煤炭行业成为了“价值洼地”。

结合国情展望行业后市,动力煤方面,在去年年底保供措施出台后,动力煤价格出现了回落,但今年由于长协价的提升,企业盈利中枢将进一步抬升。焦煤层面,“稳增长”是全年经济工作的重心,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稳增长、扩内需”的有效手段,预计今年基建投资存在较大增量,钢铁需求有望抬升,进而对焦煤需求构成强支撑。

其次,产业链上游原材料盈利情况更好,比如铝行业表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2021年年度报告,统计已上市的29家电解铝铝企业,2021年全年29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合计5653.06亿元,相比2020年增长43.15%。归属于上市公司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3.35亿元,相较于2020年同比增长94.41%。从一季报情况来看,一季度29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合计1617.73亿元,相比2021年一季度增长39.19%。归属于上市公司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19亿元,相较于2021年同期同比增长72.57%。总体来看,电解铝行业无论是年报还是一季度增速都较高,行业利润达到近年来高位,同时在需求端和供给端共同作用下,行业利润有望延续。

展望行业后市,供给端层面,受俄乌冲突影响,原油和天然气价格波动剧烈,俄罗斯宣布用卢布结算天然气,或将导致欧洲电解铝厂减产规模增大,铝供给减少预期增强,而国内电解铝复产提速,但目前产量尚未赶超去年同期水平,铝市整体供应仍偏紧为主。需求层面,铝的需求有近50%用于地产建筑,而今年基建有望超预期,行业需求有较强的支撑,此外,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光伏等新兴行业也将提供较大的增量。从投资角度而言,海外铝行业公司股票涨幅更是非常显著。

稳增长主题下,哪些行业将持续受益?

投资角度首先看新老基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用好政府投资资金,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与去年持平,叠加2021年四季度发行的1.2万亿元新增专项债所募集资金结转到2022年使用,2022年两本账实际支出规模预计将明显增加,在逆周期调节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4月底,中央政治局再度强调“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来看,全年基建投资有较大的增量,叠加行业整体估值处于低位,存在较高的配置价值。老基建方面,建议关注地产政策变化,以及交通建设、水利工程、地下管网、园区建设等;新基建方面,建议多关注特高压、东数西算、智慧城市等方面建设。

农业粮食供应安全日益重要。农业是农业是民生之本,强国之基,而中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确保粮食安全”和“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项工作任务,一号文件也指出“坚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当前,国内部分农产品进口依存度研究较高,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化的当下,粮食作为最初级产品,必须保障自给自足。

从外部形势来看,俄乌冲突、全球疫情的反复以及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使得全球粮食产量出现下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3月25日发布公告称,疫情暴发使多国农业生产和供应链中断,可能导致全球粮食出现短缺。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全球主要小麦出口国哈萨克斯坦已禁止了小麦粉、胡萝卜、糖和土豆的出口;主要大米出口国越南暂停了新的大米出口合同;塞尔维亚停止了葵花籽油和其他商品的出口。特殊发展背景下,全球农业供应链的中断可能导致粮食价格持续走高。建议关注种业、农村基建、农业机械、数字农业等方向。

能源产业链发展更兼顾短、中、长期。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发展基调下的“能源安全”上升至与“粮食安全”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并将其列入“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任务之中,当下“能源安全”问题已不可忽视。《“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指出我国能源安全新旧风险交织,“十四五”时期能源安全保障将进入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的新阶段。“十四五”时期是为力争在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必须协同推进能源低碳转型与供给保障,加快能源系统调整以适应新能源大规模发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对于非化石能源,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望:

一是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全面推进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优先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加快负荷中心及周边地区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建设,推广应用低风速风电技术;

二是因地制宜开发水电。坚持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积极推进水电基地建设;

三是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推动沿海核电项目建设,保持平稳建设节奏,合理布局新增沿海核电项目;

四是因地制宜发展其他可再生能源。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稳步发展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有序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和沼气发电。

推动新能源的同时,要强化传统能源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发展新能源,推动“碳中和”并不意味着要立刻放弃传统能源,当前传统能源仍占能源供应的主导位置。《“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一方面要求增强油气供应能力,另一方面要求要加强煤炭安全托底保障。

打破物流堵点,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也是当前重点攻坚方向。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从“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等六个方面展开。4月18日国务院召开了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电视电话会议。在当前全球供应链受阻的背景下,物流对于保供给和疏通供应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国内企业对于“生产”的重视程度要高于“流通”,因此存在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地区价格差异巨大的情况,流通速度慢、流通成本高、信息不对称成为制约要素流动的关键。建设现代物流网络成为关键,将有利于打通要素资源流动的壁垒,成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加速器”,相关行业有望在政策催动下迎来发展机会。

(作者系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原标题为《陈雳:2022年行业投资的新形势与市场导向》。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