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城相继发布本地居民核酸检测常态化消息后,杭州宣布调低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将两天一检调整为三天一检。
5月26日,杭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调整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的通告》。自5月27日零时起,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从48小时延长至72小时。全市辖区范围内居民及其他在杭人员每72小时应自觉完成一次核酸采样。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和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核酸检测频次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市外非疫情重点地区来杭返杭人员应提供抵杭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此时离杭州市启动48小时常态化核酸检测刚好过去一个月。
上个月27日,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名为《因为有您,人间天堂才更美好》的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宣布自4月28日起,杭州将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所有市民和每一位到杭州的朋友,每48小时务必完成一次核酸检测,否则,在扫场所码会有弹窗提醒,将无法进入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截至发稿时,杭州已连续17天无本土新增。
(数据来源:百度疫情实时大报告)
5月22日,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印发最新通知,要求各地在6月10日前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单人单检降至不高于每人份16元,多人混检降至不高于每人份5元。
根据杭州市统计公报,杭州市2021年末常住人口为1220.4万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86.6亿元。如果按照每人48小时核酸检测一次,每次混管成本5元来结算,一年365天的检测费用为111.36亿元,占到地方财政收入近5%。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杭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2392.6亿元,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当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5月25日,第一财经独家报道了《国家医保局发函地方:不得用医保支付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费用》后,国家医保局在次日确认了这一消息。
根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司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常态化核酸检测所需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目前各地均由财政部门对常态化核酸检测提供了资金支持。
医药行业短期会有成本阵痛
自6月28日起,在杭州机场内,针对不符合要求的充电宝,旅客可选择由送行人员带走、暂存或者快递三种方式。
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4%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医药领域给予回扣、垄断控销等行为造成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虚高、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医保基金大量流失。
2025年杭州政府工作报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