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9.6%,前值47.4%;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47.8%,前值41.9%。
5月PMI主要反映:第一,疫情渐进尾声,北京和上海等重点区域正在有序放开、复工复产,制造业供需改善。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显示局部环节的物流受阻问题仍在。第二,各行业的业务活动预期多有好转,但制造业和建筑业的价格指数均弱。制造业利润承压,产成品库存近月整体呈波动上行趋势,出厂价格降至枯荣线下。建筑业价格指数环比均负、位于历史分位数底部,反映地产冬季仍在,基建力度亦有空间,4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26.3%,基建投资亦仍不及近年平均水平。第三,外需无明显下滑,新出口订单有一定恢复。
一、制造业PMI指数及其分项指数:
1.制造业供、需回暖,焦点仍在于供应链问题:5月PMI生产和新订单指数明显改善、仍在枯荣线下,随着本轮局部疫情进入尾声,复工复产在有序展开。供货商配送时间在44.1(前值37.2),局部环节的物流受阻依然存在。日前,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出确保交通物流通畅、加大纾困力度等措施。
2.价格指数反映制造业利润压力:制造业企业的产成品库存近月整体呈波动上行趋势,尽管5月小幅去化;企业采购仍在枯荣线下、明显低于近月平均水平。同时,出厂价格指数降至枯荣线下49.5(前值54.4),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亦有降温、但仍在扩张区间55.8(前值64.2)。
3.大中型企业趋稳:在保市场主体和稳就业的政策指向下,5月不同类型企业PMI均有恢复。如果以滚动标准差来衡量不同类型企业的波动性,可见大中企业运行已经趋稳,小企业在每轮局部疫情中所受冲击更重。
4.新出口订单有所恢复,海外PMI维持景气:欧美PMI维持景气高位,随着供应端边际缓解,进口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5月美国费城联储制造业调查明显放缓,其中新订单保持强劲,而预期指标大幅回落,反映对经济运行硬着陆的担忧。欧元区PMI保持在扩张区间,整体上外需无明显下滑。
二、非制造业PMI指数
1.建筑业投入品价格和销售价格指数下行:随着5年LPR利率下降和多地房地产政策放松,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和从业人员均有回暖,但价格指数环比均负、位于历史分位数底部,反映地产冬季仍在,基建力度亦有空间:4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26.3%(前值-17.5%),地产前周期的黑色金属和后周期的有色价格5月有小幅下行;基建投资不及近年平均水平,沥青装置开工率反弹斜率偏弱。
2.服务业明显恢复:服务业PMI恢复到47.1%(前值40.0%),新订单恢复至43.7%(前值36.0%),随着局部疫情进一步受控,服务业消费反弹可期。
(作者为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副总经理谢亚轩)
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8.0%及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3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194.0万辆,同比增长14.4%,环比增长40.2%;今年以来乘用车累计零售达512.7万辆,同比增长6.0%。
3月小型企业PMI指数大幅反弹至近11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是本月PMI指数的主要亮点。
3月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8%,连续6个月运行在54%左右的较好水平。
3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1.4%,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扩张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