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此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罗志恒:财政政策如何驱动消费“慢变量”? | 首席对策

第一财经 2022-06-05 10:58:46 听新闻

作者:梁相宜    责编:方舟

积极财政政策如何在消费端发力?如何恢复和增强居民部门消费信心?如何增强消费者抗风险能力,提高消费意愿?
财政政策如何驱动消费“慢变量”? | 首席对策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生效。下一步,一要对政策再作全面筛查、细化实化,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新增1400多亿元留抵退税,要在7月份基本退到位。对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要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并建立重点项目清单对接机制。二要坚持用改革举措、市场化办法解难题,深化“放管服”改革。三要强化政策落实督促。国务院派到12个省的督查组要在实地督查基础上尽快形成报告,对政策落实中的突出问题予以通报。

随着一揽子政策措施印发,稳经济有了进一步明确的方向。在33项稳经济措施中,财政部门的职责占24项,而24项当中全部直接或间接与消费有关,财政政策落脚点一定程度向稳消费倾斜。足见当前稳消费的重要性。

积极财政政策如何在消费端发力?如何恢复和增强居民部门消费信心?如何增强消费者抗风险能力,提高消费意愿?增值税留抵退税在缓解现金流方面,与货币政策有哪些不同和优势?财政政策在稳消费方面的发力,会对哪些行业有利好?特别国债今年是否有必要发行?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

罗志恒的主要观点:

33项稳经济政策对消费有新表述 新力度

财政政策多渠道影响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居民部门风险偏好改变购房和耐用品消费意愿下降

有针对性降低消费成本以释放居民需求

留抵退税有助于改善企业现金流

与货币工具相比传导链条更短

汽车等耐用品消费行业迎来利好

资本市场消费板块预期或将转好

对汽车消费要理性看待报复性增长可能性不大

基建投资力度更大节奏更快

范围扩大到惠民生补短板领域

疫情超预期有必要追加财政预算

特别国债调整程序灵活可覆盖抗疫支出

33项稳经济政策对消费有新表述 新力度

第一财经:罗总好,非常感谢接受我们的专访,首先我们看到国务院部署的这33项稳经济的政策,当中有24项都涉及财政部门职责,而这24项当中都是直接或者间接与消费相关。所以我们可不可以这么理解,这轮财政政策它最终的落脚点开始向消费来倾斜了?

罗志恒:您谈这个问题其实关于消费和投资在我们整个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消费是整个经济活动中的慢变量,投资是我们经济活动的快变量。那么财政作为国家政策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它对两者都能够发挥比较好的一个作用。那么从这一次的33项政策来看,我们的财政政策里头确确实实对消费这一块的举措也有了新的这种表述,也有了新的这种力度。

比如说车辆购置税我们减了600亿来拉动我们整个汽车的消费,而汽车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占比又非常之高,无论是直接拉动我们整个的GDP,还是我们固定资产投资,还是我们整个消费的占比,都比较高,所以想通过这样一个方式来拉动我们整个经济的增长。但是我们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是比较大,所以我们说消费是慢变量,投资是快变量。如果说短期之内你要稳定经济大盘的时候,恐怕我们在注重这种消费的同时,我们还是要发挥投资稳增长的重要作用。

财政政策多渠道影响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第一财经:财政政策在接下来如何在消费端来继续发力?

罗志恒:不管是财政货币还是其他的产业政策,都要作用于消费的这两个关键的因素,即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问题。那么财政我觉得可以有这么几个维度。

第一个的话我们的财政通过我们发消费券,或者说发一些现金补贴的方式,给这种特定的人群,以增加他的收入,来解决他的消费能力不足的问题。那么第二,我们现在财政有很多的方式都在立足于我们的中小微企业给它纾困,那么这个实际上就是说保市场主体就是保就业,保了就业就是保居民的收入,所以这是第二个维度。

第三个我们也可以看一下我们怎么样去提高我们居民的消费意愿,那么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整个财政可以在医疗、教育、养老等这些关乎民生社会保障的一系列的问题上,进行相应的增加支出。那么当我的医疗、教育、养老这一块没有后顾之忧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可能去提高我的边际消费倾向,提高我的消费的意愿的问题,这是我们的新的渠道。

那么再一个我们还可以看到,当我的财政这一块,通过降低一部分商品、一部分消费品的税费成本,这个时候你就变相的或者说间接地就提高了我们居民的购买能力,这也是一种方式。比如我们减车辆购置税,比如在房地产市场的时候,我们也会看到把契税作为一个调节的工具,这样的话你的成本下降,你自然支出消费也就上去了。财政还可以在我们整个商品和服务的流通环节去发挥好的作用。

居民部门风险偏好改变 购房和耐用品消费意愿下降

有针对性降低消费成本以释放居民需求

第一财经:您刚才提到了居民部门的消费意愿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居民部门确实从前几个月的社融数据看,居民部门在很明显的去降杠杆。我们都知道其实对于老百姓对于消费者来说,杠杆一方面它是一个工具,但另外一方面也意味着信心。在提高他们的抗风险能力和解除他们的焦虑方面,这部分接下来怎么来做?

罗志恒:事实上我们居民部门加杠杆主要就在于住房消费以及我们耐用消费品的大宗消费这一块是对他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居民部门现在他不愿意去更多的去贷款去买房子,紧接着就会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房企的销售以及房企的现金流出问题,这又导致居民对整个房地产企业、房地产行业的信心下降,所以恶性循环我们自己没有走出来。

那么另外一个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在疫情之下,我们居民部门对于整个风险偏好在改变。居民部门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未来是不确定的,所以我更多的是要预防性储蓄,而不是用于消费,包括我们的一些耐用消费品的消费。

所以我们要解决这几个问题的话,我们有几个方式。第一个我们调控我们的房地产,实事求是地去让我们的刚需和我们的改善性住房的需求让他给释放出来,这样的话他就有意愿去加杠杆。第二我们说把大宗或者说耐用消费品这一块,能不能通过一些消费券或者说一些补贴的方式,无论是政府补贴,还是企业补贴,都能够去带动它的消费的上涨。

还有我们刚才谈到的你在医疗、教育、养老这一块的社会保障,更好的去解决他的后顾之忧,也能够促进他的意愿的提升,这样的话就是居民他愿意去消费,他愿意去加杠杆,自然而然的就起来了。

留抵退税有助于改善企业现金流

与货币工具相比传导链条更短

第一财经:增值税留抵退税新增1420亿,它有一个作用就是缓解企业的现金流,我们都知道,货币政策降息降准,也有缓解流动性的作用,留抵退税和货币政策相比有什么区别?有什么优势?

罗志恒:因为我们国家的增值税它的缴纳是按照销项减进项,如果它是个负数,实际上就相当于你这个企业在前期采购原材料的过程之中,你垫付了一部分的资金,这个时候你的销售又没有拿到回款,所以你没有从你的下游拿到应缴的销项税,所以这个时候税务部门占用了。这个时候我们通过一个方式就是说把你前期所缴纳的你垫付的资金,你还没有从消费者手里拿回来的一个,资金给退还给你,这时我们就减少它的一个资金的占用。

但是这时我们的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你的进项是要大于你销项的。那么对于我们说货币政策这一块,降低我们企业的压力,那么它的前提条件是你要贷到款,如果说我这个企业我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我贷不到款,银行也不愿意给我贷款,这个时候你下调这种利率,所谓的降息对我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一个作用的,所以这是我们说的作用的前提条件。

高科技企业有一些初创型的高科技企业,它就具备这个条件。我前期要采购一些设备,但是我需要一定时间的研发,所以我是没有这个销项,所以这个时候是有(留抵退税)的。所以这是前提条件的不一样。

那么如果说是货币政策这一块的话,你通过降低利率的一个方式来降低它偿还利息的负担,这个时候需要通过我们央行政策利率调整,然后它还要传导到商业银行,再到企业,所以它中间的传导链条相当于又多了一道,它需要通过商业银行这样的一个渠道去解决,财政是直接从国库到企业。

第一财经:也就说财政政策在这方面传导链条更少。

罗志恒:对。时间的周期也会更短一点。

第一财经:您刚才提到的留抵退税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比较有优势,但是这次1420亿是对7个这次受疫情影响现在比较严重的物流、文旅、住宿、餐饮等行业,对于它们来说这个作用明显吗?

罗志恒:也会有比较大的一个作用。主要原因就在于在疫情期间这些企业它没有收入。他没有收入,他就相当于就没有销项税,而前期的时候我采购的时候,我就已经有垫付了一部分的进项。所以这一次我们增加了7个行业也是有针对性的。为什么选择这7个行业,它的受损相对而言也是比较严重的,所以也要公平的去对待这些行业,为什么别的行业可以享受,这些行业不能享受,所以是出于这样的一个考虑。

汽车等耐用品消费行业迎来利好

资本市场消费板块预期或将转好

第一财经:综合刚才聊的,这33项政策当中24项涉不同程度涉及稳消费的财政政策,对于哪些行业有一个比较大的利好?

罗志恒:应该说我们这些二十几个政策里头,对我们诸多的行业都是有利好的,一部分是直接刺激我们的一个消费的这些行业,比如说汽车消费这一块我们谈的也比较多,也是大家在热议的。另一部分,你之前已经受到很大的一个冲击,现在我通过这种减退税、降费以及缓缴社保的一个方式,来减少你这一块的成本端的一个压力,要么就增加你的利润,要么就增加你的现金流的一个方式。

那么对于一个资本市场而言的话,那么资本市场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它可以直接就是说你经济实实在在的好了,我可能会反映。第二个的话,它可能更多的是反映一种预期,相应的板块也会有相应的好的体现。

其实从这一次我们北京上海的疫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之后,我们大家市场预期到我们整个中国经济有了一个比较好的恢复的基础。其实我们整个资本市场,无论是整体上也好,还是我们在整个财政政策所作用的这些行业也好,其实都有一个比较好的表现。

对汽车消费要理性看待 报复性增长可能性不大

第一财经:刚才您也提到了耐用消费品,大家都比较看好汽车这个市场,在接下来下半年会不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爆发?

罗志恒:我的一个基本判断就是说会比之前要好,但是要说这种报复式的或者说这是一种非常大幅的这种增长,这个可能还要有待商榷,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测算,第一个我们要看到地方政府就是陆续出台了一些减少对指标的限制,就是说这个维度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北京、广州、上海都出台大概能增加在8万辆左右的一个情况,那么这是一个从行政手段的解除限制。

那么第二一个的话,我们也可以看到车辆购置税我们预计减免在600亿,针对30万元以下,针对2.0升的排放量以下的这种汽车,那么我们大概的一个估计新增的需求有可能会释放在100万辆~200万辆的一个水平。

第三个我们还可以看到地方政府说我要支持响应落实中央的一个政策,所以我要给一些补贴,地方政府给补贴,那么车企我也要响应中央的一个政策,所以我也会给一些补贴。所以这个的话我们大概的测算了一下,也能够增加几十万辆。但这是我们从最理想的理论的一个情况,但是现实它不等同于理论,它还有一些其他因素的一个影响。所以综合来看的话应该是有增长,但是我们也要理性来看。

基建投资力度更大 节奏更快

范围扩大到惠民生 补短板领域

第一财经:我们刚才说了很多消费,再来说说投资,从基建投资来看的话,今年上半年有突发疫情的不确定性因素,从今年下半年或者全年来看,是否会对基建领域有一些投入方面的调整?

罗志恒:这一次我们的文件里头也谈到了,投资力度要更大,节奏要更快,那么体现在哪儿?我们中央预算类的一个资金要尽快形成这种实物工作量,叫重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我们的节奏要更快,那就体现在我们6月底之前,要把我们今年的地方政府专项债的额度发完,那么我们在8月底之前,这部分资金要投到我们相应的项目上去,这就是力度更大,节奏更快。

还有一个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文件也谈到了,我们的范围要适度的扩大。过去我们重点说2022年我们重点投向九大领域,重大的交通设施、农林水利等等,那么现在我们要增加到这种惠民生、解民忧的这些领域,比如说我们的地下管网的设计,我们的乡村振兴,我们的农村的建设等等,这些即能够惠民生,也能够稳增长,还能够补短板、强弱项,所以能够发挥出多重的效果。

疫情超预期有必要追加财政预算

特别国债调整程序灵活 可覆盖抗疫支出

第一财经:特别国债最近这段时间广泛讨论,2020年曾经发过1万亿特别国债,您之前的文章当中也写到了今年应该有2万亿,这个判断有何依据?这2万亿怎么来用?

罗志恒:应该说我们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形势,应该说到了有必要去追加我们的一个预算的程度了。因为我们疫情是超预期的,一方面使得我们经济这一块在4月份大幅的一个下行,使得我们的财政收入也出现了一个大幅的下行。同时另一方面我们的支出端,我们要抗疫,我们要纾困,所以我们支出端又是超预期的。收入减少支出增加,导致我们的财政无形中就增加了这种严峻性或者叫做下行的压力。

特别国债它的调整程序相对而言更加灵活一点,所以我是建议去发特别国债。去专门用在三个用途,一个是用于基建,稳投资稳经济。第二个是给特定困难人群去发这种现金,来缓解他们的焦虑,来稳定社会预期和人心。第三个的话就是我们把这部分钱用在这种抗疫这一块。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