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张礼卿:财政政策需要在投资和减税两方面加力;市场化退市意义重大 鼓励更多长期资本流入市场;“中特估”行情短期内可能有调整风险。
今年扩大内需最大的不确定性是什么?还有哪些新的消费领域值得关注?城投平台提前还款,是否说明今年基建投资角色依然重要?
国家统计局11日消息,2023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7%,环比下降0.3%。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5%,环比持平。
针对中国范围内资产如何优化配置,在今天下午第一财经首席圆桌节目上,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王军提出“两增一减。
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表示,中国经济今年的增长将是一个确定性事件。同时,他强调,目前更加重要的是要调动私人部门的积极性,让其重回扩张性的资产负债行为。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中国不会重演欧美大幅通胀后被迫加息路径,低通胀为下一步政策提供黄金窗口期;全年不看好美股表现,小银行小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上升。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表示,注册制后,产业和资本的互动进一步增强;金融监管改革有利于提升监管效能,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疫情三年来,政府债务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务进一步扩张,如何看待地方债及其风险问题?隐性债务风险几何?中央和省级是否应该救助?怎么救?如何分工?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静静:劳动力缺口存在 导致美国经济数据及通胀有韧性;市场修正美联储政策走向,六月份加息预期抬升;市场相信美国经济有韧性时可能就是数据转差时;美联储缩表影响已经体现在多部门,美股尚无反应。
如何使投资效果最大化?房地产在扩大内需中将起到什么作用?消费的复苏行情还能持续多久?
怎样看待人民币汇率创5个月新高?2023年人民币汇率最大的利好和利空因素是什么?人民币汇率强势回升,是否意味着国内经济复苏超预期?
房地产和消费两大重要板块明年复苏希望如何?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还有哪些空间?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出台,房地产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
目前主要发达国家仍处加息周期,且会持续一段时间,我国通过下调政策利率推动市场利率下行的空间较小且有风险,降准是一项较为合适的政策工具选择,负面效应很小,可以实现较为显著的政策效果。而周五的降准在释放流动性的同时,也给市场以足够的信心。
房地产市场拐点已经到来?多重因素交织,货币政策应如何实施?年内是否还会有降息降准?消费依旧疲软,还有哪些增长点?政策底已经出现了吗?
多重因素交织,货币政策应如何实施?年内是否还会有降息降准?消费依旧疲软,还有哪些增长点?政策底已经出现了吗?
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廖群。
央行短期内接连采取政策应对人民币贬值,什么信号?美元指数上升周期已经接近尾声?
视频采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