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史上最难6·18”来了?哪些因素分流了消费|乐言商业

第一财经 2022-06-17 15:42:17 听新闻

作者:乐琰    责编:彭海斌

今年的618与往年相比,有几大因素分流了人们的消费热情和“钱袋子”,这也使得今年的618看起来并不热闹。
乐言商业:“史上最难618”来了?商家面临哪些挑战?

一年一度的618又要来了,但是就目前来看,很多商家的促销力度并不如往年,消费者的热情也似乎不太高涨,笔者在与部分消费者和企业交流后发现,今年的618与往年相比,有几大因素分流了人们的消费热情和“钱袋子”,这也使得今年的618看起来并不热闹。

第一,疫情的影响。疫情之下,不少品类的消费变得很不明朗,客人的消费热情降低。比如服饰类商品和化妆品,现在不少人采取居家和办公室相结合的方式工作,商务会谈和活动减少大半,更多的商务交流发生在线上,这就让不少消费者降低了对于服饰和日化用品的需求。而日化用品在电商平台是主力品类。这种消费热情的降低还体现在文旅产品方面,今年618,携程、飞猪、途牛等也都推出了一系列的促销活动,尤其在酒店产品方面,依然在进行大力推广,但是游客的热情度并不如往年,因为疫情之下,出行的难度加大,且各地疫情时有反复,如果在618购入未来旅游商品,那么游客会担心今后不一定能履约。

更明显的来自疫情的影响是,北京和上海作为主要的出行客源地和消费力聚集地,为保障防疫,人们自觉减少了出行,这也在出游和消费需求方面产生了影响。公开数据显示,截至6月10日,京东618期间,上海购买力位居全国第4位,环比上一周成交金额增长64%。从城市消费力看,上海位居城市消费力排名第2位,客单价全国排名第3位。

第二,消费力的提前透支。如今随着各类购物节的增加,几乎每个月都可以看到有各种节点或“人造购物节日”,尤其是在过去的2个月中,上海居民几乎都通过电商在线购物,社区团购成为一大潮流。但这也意味着大量的消费需求已经被提前透支,尤其是部分社区团购的折扣力度很大,当打折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常态之后,现在商家再来推618购物节等促销,就很难引起人们的消费欲望——因为消费需求额度已经消耗殆尽且客人对于折扣的期待值太高。

第三,成本高企之下,利润空间变小,促销力度不足。如果对比一部分的奶粉、酒类商品、日化用品等会发现,在消费品板块,今年参加618活动的部分商品促销力度并不够大,甚至是比往年还低一些。部分业者对笔者反馈,由于各类原材料、物流、获客成本等上涨,而大众消费品的价格却不能轻易上涨,618期间还必须维持低价,这就使得商家的利润空间变小,为了保障基本的收益,此类消费品今年的618促销幅度并不大,自然也比较难引起消费者们的购买欲望。

第四,自播与其他平台的分流。说起618,大家都会觉得一批MCN机构的主播应该会在这种消费节日里面赚到盆满钵满,毕竟“坑位费”和卖货分成非常可观。但其实今年的618,未必如此,因为不少消费类企业都在培养自己的直播平台和主播,这种企业自播的模式明显冲击了想要依靠618来造势获利的MCN机构主播。比如携程、豫园股份、银泰等都在培养自己的直播团队,所有的流量也在自家平台上。2021年,携程的BOSS直播间复购率达到51%,如今携程Boss直播步入第三年。银泰百货则通过数字化分佣、商场开播等形式为导购的向上发展创造机遇,截至目前,银泰场内先后已有超过6000名导购变身新零售主播。除了真人主播,现在还有一些虚拟主播也来“分一杯羹”,比如在618前夕,携程正式推出“携程星期三”以及AI主播“梁小章”,确定了每周三常态化地提供酒旅产品优惠的直播方案。

此外,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视频号等平台上,很多消费类商家都建设了品牌账号。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2年3月21日,抖音生活服务合作门店超70万个,覆盖全国超50%的城市,截至2022年1月,GMV同比增长234倍。而以上这些因素多少都分流了618节点上几大电商平台的生意。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